“英偉達也是廢柴,所謂的四核處理器,宣傳的多麼厲害,結果一發熱就鎖核降頻,嚴重翻車,還不如高通上一代的雙核!”
HTC董事長王紅越想越氣:“之前天氣冷,還好一些。發熱了都能當暖手寶,現在大夏天,再發熱那麼恐怖,直接燙手了。”
下屬點點頭:“可不是嗎?前兩天還有使用者用投訴,說用HTC one x玩遊戲,把手燙得起泡了,要我們負責!”
“……”王紅嘴角抽搐:“瑪德,這鍋明顯該英偉達背。垃圾英偉達,再相信老黃的鬼話,我就不姓王。”
下屬卻是道:“同樣tegra 3處理器,星逸科技的Xphone 1pro,星逸平板X1pro,就完全沒問題。我仔細研究過,他們除了研發了專業的散熱模組,還有演算法最佳化,以及對tegra 3的獨家調教。使得tegra 3在Xphone 1pro和星逸平板上,都能表現出強大的效能。真是不可思議。”
王紅點點頭:“是啊,星逸科技太有一套了,咱們想學都學不來。他們的散熱模組都註冊了專利,並且是星逸科技自己研發自己生產的元器件,咱們想買都買不到。除非我們HTC也從頭研發一套散熱技術,也自己生產一套散熱模組。但這很麻煩,難度也很大。更主要的,還是星逸科技的最佳化演算法,那可是抄都抄不來。即便抄來了也沒用,得一款手機一套演算法!”
下屬很是贊同:“我都懷疑,英偉達對tegra 3的演算法調教,都不如星逸科技!”
“肯定不如,你看老黃給我們的調教方案,簡直就是一坨X,一到夏天燙到起皮。再看星逸科技的tegra 3,反而冷靜得嚇人,根本不像同一款處理器!”
王紅都很是無語:“老黃也夠窩囊的,自己的產品,最佳化調教得反而不如星逸科技這個客戶!”
“哈哈,其實也難怪,畢竟星逸科技從手機到平板,電視,全系都用英偉達tegra 3,早就熟悉了tegra 3的各種效能和引數,打磨到了極致,那也無可厚非。何況,星逸科技也有晶片部門,也有專業的晶片設計團隊,最佳化起tegra 3,那就更加手到擒來了。”
和HTC一樣,華為當下的處境也是如此。
星逸科技的散熱技術,晶片調教演算法,都是他們學不來的。
畢竟散熱模組都是星逸科技自主研發,自主生產。
為此,王逸還專門弄了個散熱實驗室,研發各種散熱技術。
散熱模組都是星逸科技首創,現成的供應商都沒有,王逸又直接用之前收購的配件工廠,一併量產了適配星逸手機的散熱模組!
這就讓友商難受了。
大家都是手機組裝,缺什麼買什麼,星逸科技卻自研自產了一部分模組,短期內都學不來。
至於晶片的演算法調教,那就更難了,不同的手機,不同的配置,不同的演算法,抄都沒用。
星逸科技早就開始接觸英偉達tegra 3,王逸知道tegra 3翻車不如高通雙核的事,因此一開始就成立了演算法最佳化小組,對tegra 3進行全方位的調教,打磨。
經過幾個月的調教,終於在演算法上有大量突破。
再加上散熱模組的加持,這才使得Xphone 1pro和星逸平板X1pro上的tegra 3異常冷靜,異常強大。
可是華為、HTC等友商沒這樣的安排,也沒這樣的調教實力。
這年頭的華為海思,還不是核心部門,只能算是一般部門。
K3v2的研發投入也少的可憐,因此效能翻車。
前世,直到k3v2慘敗後,華為痛定思痛,提升了半導體部門的戰略地位,加大了對海思部門的研發投入,這才在一年半以後,推出了麒麟910!
海思才有了全新的未來。
可當下的k3v2,資金有限,人手有限,只能說是部分人搞出來的試水產品,最佳化也是一塌糊塗。
不像星逸科技,一開局就把半導體部門當做S級核心部門,直接無止境投入,斥巨資從德州儀器挖頂級工程師,挖業內頂級大牛。
一份付出一份收穫。
眼下海思想要快速發展,還需要華為高層的決策支援。
隨著“海思四核、HTC四核,不如星逸手機雙核的言論”發酵,上市快一年的Xphone 1,竟然再度迎來了一波熱銷。
畢竟2999的價格,還是真香。
相比之下,華為四核也要2699,反而實際體驗不如Xphone 1。
再加上顏值,口碑,系統等等,都不如Xphone 1,消費者反倒是瘋狂去購買Xphone 1,使得Xphone 1的銷量瘋狂激增。
看著這一幕,王逸都蒙圈了:
“所以,咱們都快停產的Xphone 1,又來了第二春?”
當下第二代四核手機都要釋出了,雙核的Xphone 1,的確到了生命週期的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