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佛學課開課,6個男同學齊齊坐好,李無聲照舊坐在後排,就看到門口來了個白鬚老和尚,叫明悟,來自天台山。
老和尚年近古稀,卻氣力十足,大老遠從天台山徒步來的,還帶了個大木箱子,差幾分鐘就遲到了。
看著風塵僕僕的老和尚把大箱子搬到講臺上時。眾學生一個個瞠目結舌。
然後開始發書,每人兩本厚書:《法華經》、《大般涅槃經》,和一盒小葉紫檀念珠、一根細繩。
先教了串念珠和打結的方法,讓大家自己一顆一顆串著。
一共108顆珠子,串起來要點時間,於是趁大家低頭琢磨的功夫,老和尚走出門去,沒多久,又搬來一個大木箱子……大家完全驚呆了。
繼續發經書,最後一份則是《楞嚴經》,明悟將它單獨放在一旁。
修行班以前發的都是薄本子和入門短經,老和尚一來就這麼厚,一個學生撿起書一看快哭了,“老師這門課得上多久啊。”
有人小聲嘀咕,“都發念珠了,還有這麼厚的經,跟當和尚什麼區別?”
明悟站在講臺上,看著一個個同學笑道,“你們以為這就是學佛法了?不是,這只是入門而已。”
同學們一個個快哭了,都說佛道相通,早知道學道了好不好?那裡小姐姐多啊!
李無聲其實一開始也糾結過要不要學道,他也沒少關注道家課程,他小時候就看老莊周易,裡面除了修身養性也有治國之道,他雖然一知半解但也學到很多道理。
然而現在他自問沒有啥治國之才,也就翻翻《黃帝內經》《道德經》這樣的必看經典,至於道學班的主修經《無上秘要》、《高上玉皇心印妙經》等等,跟佛經一樣的難啃,他看了也眼暈。
越來越多,越來越深,這就是為啥要進階的時候需要分系學習的原因了。李無聲覺得自己一隻腳已經入了佛學的大門,如果一知半解就去學道,恐怕要出事的。所以想想還是一心學佛了。
更何況他有一個龍套的自我認知,要知道同僚們挺多網文老鳥,修仙渡劫樣樣精通,雖然這世界沒有修仙吧,但學道也是為了成陸地仙啊……加上道學可以佩劍佩符不要太帥,主角團多數也都是道學,進了團隊C位妥妥的……全都是學道的理由啊。他一個學佛的能怎樣,只好做如是觀了。
話說回來,即便是學佛,也給李無聲帶來不少困擾。要知道他明面上唸佛,卻還沒發願,只是靠唸佛來修行,加上兼修地藏法門,知識體系也確實有些凌亂了。
然而看著明悟法師來自天台山,估計是天台宗,他也擔心會不會雙系統開始膈應……
這時候就有人問,“老師帶了這麼多書,到底主要教哪本啊?”
明悟也有準備,他看了一眼每個人桌上的經都不同,而李無聲桌上則放著《阿彌陀經》,就明白了。
“你們應該有很多問題,我直接講吧,有些同學要學佛,可八萬四千法門,哪本最適合修行呢,有人說《法華》《涅槃》是經中之王,也有人說一本《無量壽經》足以成佛,也有人說用《金剛經》《心經》這些般若系的開始,也有人說咱們是要救人超度的,最好是《地藏經》、《藥師經》,當然各有各的說法,各有各的情況,各有各的道理。自然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
老法師講的慢,同學們心裡快急死了,大師您倒是直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