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你知道李科成同志住在哪嗎?”陳浩又問道。
李科成的住所,寫的明明白白,陳偉也來過,陳浩這麼問,是故意的,讓人知道他是給李科成送東西。
“知道,知道,他家就在後面這棟樓裡,2樓,靠著西邊,近水房的一間。”老大爺立刻就指了位置。
還不忘問了句,“李科成幫了什麼忙,提了這麼多東西過來,就是逢年過節,走親訪友的,也沒見人提過這麼多東西,這都是給李科成的?”
“這點東西不算什麼,跟李科成同志給我的幫助相比,不值一提,說紅旗生產隊,大爺你可能不清楚,但說花山飯店,興盛酒樓,大爺你應該聽過。”陳浩也不急著去找李科成,跟老大爺攀談著。
周圍的街坊鄰居,越聚越多。
這會兒的城市,鄰里之間的關係跟農村沒太大區別,各家各戶關係基本都認識,聽到關於熟悉人的事,一個個碗裡的飯都沒那麼香了。
八卦聽著才有趣。
“花山飯店我知道,我還去吃過,裡頭的服務好的很,就沒見過服務這麼好的飯店,裡頭的服務員不打人。”旁邊一位大媽立刻就道。
長豐縣就這麼大,如果要到外頭吃飯,多數人選擇就是花山飯店和興盛酒樓。
這兩家飯館在長豐縣很有名氣。
“花山飯店還不算最好的,興盛酒樓才好,我之前跟著單位的領導一起去吃過,裡頭還有洗手,洗臉的地方,每張桌子都配一個熱水壺,一個服務員負責幾張桌子,服務很到位,口渴了,跟服務員說聲,立刻就到跟前幫著倒水。”
說這話的,是一位比較年輕的男同志,還在回味去興盛酒樓消費時的待遇。
比起飯菜,花山飯店和興盛酒樓的服務,更是被去消費的市民津津樂道,因為對比太明顯了,無論是單位的職工食堂,還是對外的飯館,裡頭的服務都不怎麼行。
說著說著,打起來是常有的事。
“這兩家飯館,都是紅旗生產隊開的,我是負責人。”陳浩道。
說紅旗生產隊,說他陳浩的名字,大多數市民不知道,但說花山飯店,興盛酒樓,圍觀的一眾人立刻就明白了。
也知道了紅旗生產隊,還有他的份量。
“哎呦呦,原來這兩家飯館都是你負責的,真是想不到,你這同志這麼年輕,就這麼有能耐,這兩家飯館可不少賺。”有人上下打量陳浩,看陳浩的眼光都不一樣了。
“都是為人民服務,賺錢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讓市民嚐到更好的飯菜,方便各位同志用餐,給各位同志提供更好的服務。”陳浩很健談。
他不急著去找李科成,就在馬路上,跟眾人聊著天,說著話。
這些話過後肯定會傳到李科成的耳中,傳到李科成父母和親朋的耳中,間接的提升自己在李科成心中的份量。
自己的背景越深厚,代表李科成的能耐越大。
“李科成到底做了啥事,你這麼大能耐的一個領導,要提這麼多東西過來看他?”有人忍不住問道。
很想知道真相。
李科成就沒正經的工作,一家人日子過的緊巴巴的,就是睡覺,也被嫂子排擠,不讓在家裡睡,跑到外頭睡。
這樣的家庭狀況,值得陳浩這麼重視?
“紅旗生產隊在村裡,通行不方便,李科成同志幫著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算是救了紅旗生產隊,是紅旗生產隊幾十戶村民的恩人,甚至可以說,是花山公社一眾村民的恩人。”陳浩道。
又聊了十多分鐘,見氣氛熱烈了,陳浩這才又問道,“哪位同志能幫個忙,帶我去李科成同志家,我方向感是真差,不知道怎麼走。”
馬上就有人自告奮勇。
這人手裡還端著碗,飯還沒吃完,只吃了幾口,剛剛就顧著聽八卦,這會兒還沒聽過癮,見陳浩要去李科成家裡,自告奮勇要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