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四節 等待命令

第四十四節 等待命令

戰場形勢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發生了變化,在熬過了最為艱險和困難的一天之後,好訊息也是不斷的傳到302團的將士耳中。

午後,隨著黃昏的逐漸來臨,高安城一帶的情況也是逐漸在朝國軍有利的方向上發展著。石頭在153旅趕到解了高安之圍後便開始安排城裡的百姓轉移,雖然眼下高安城已經基本安全,但仗一旦開打之後,形勢之好壞就實在難說了,誰也不知道高安城能守多久,誰也不敢保證城裡百姓的安全,所以趁著安全的時候疏散轉移是最明智的做法。

高大錘帶著二營的弟兄趕到城裡,石頭聽到這個訊息之後,親自帶著林秀峰、劉文鋒、李石見等人迎了出去,一營這次能絕地逢生,他們能夠出現在鬼子的背後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二營在正面戰場上的牽制功不可沒。

就在他們這邊歡呼了沒有多久之後,留在後面的補充營和守在錦江東岸的武子淮等人紛紛趕到了高安城。他們在接到高安城之圍已經解除之後,毫不遲疑的紛紛趕了過來,事實上,從昨晚分兵之後,他們便一直在擔憂著團長等人的安危,能等到現在才行動,已經是極為難得了。

武子淮給石頭帶來了最新的訊息,他們在過江之前看到了57師的部隊趕到了錦江東岸,並且已經沿著江邊一線構築防禦工事,從他們的觀察來看,這個新加入他們74軍的57師無疑也是一支勁旅,不管是士兵的軍事素養還是軍官的素質,都不比他們這些老兵組成的部隊要差。作為軍委會直轄的部隊,為了提升他們74軍的戰力,上峰看樣子也是不惜血本了。

不過,從眼下的情況來看,軍部的官長們顯然還是更相信他們這些老屬下,這從最先進入高安城的部隊是他們51師而將57師佈置在錦江右岸的情況就能看得出來,這也說明,至少在幾個月的時間裡,暫時還不會有人跟他們爭搶戰功。

就在他們這裡談論著這些事情的時候,城外的一個個訊息傳達了過來,151旅旅長周志道已經帶著51師的最後一部分兵力趕到了高安城外,各部悉數到達顯示著大戰即將來臨了。

石頭低頭想了想,然後交待了眾人幾句,讓他們安排好城裡的事情,自己便與前來報告訊息的李文光一起朝城外趕去,雖然他與周旅長的關係談不上親近,但做為302團的團長,做為周志道的直接下屬,長官到了城外他如果不去見的話,那可是一件非常失禮的事情,更何況他打定了主意之後,還有許多事情需要依賴自己的這個長官。

周志道對於石頭的到來似乎很是高興,高安這裡的情況他已經瞭解了一些,對於302團的處境也是知道了一個大概,對於石頭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讓302團脫險,他還是大為讚賞的,不管怎麼說,302團都是151旅的一部分,假如302團吃了敗仗,他這個旅長自然也沒有什麼好果子吃。

換作其他的部隊在情報有誤,突然遭遇到鬼子一個聯隊重兵的情況下,估計不死也要脫層皮,至於說全身而退,那真是不幸中的萬幸,但這種情況在石頭的身上已經不是一次二次出現了,從淞滬戰場至今,這已經數不清是多少次了。這種事情,一次二次或許可以說是幸運和偶然,但次數多了,可就不能這麼解釋了,這可是真正的本事,不服都不行。

石頭也是有段時間沒有見到周志道了,看著他鋼盔下的臉龐皺紋漸深,石頭也是大為感慨,想起與周旅長之間的關係,他也是心中暗歎。說實在的,他與周志道之間基本上沒有什麼交際,雖然胡翟兩位營長的事情讓他們之間生了隔閡,但在軍隊裡面呆的越久,石頭對於這些事情看的也就越來越淡,尤其是經歷過這麼多的事情之後,他忽然發現自己對周旅長根本提不起什麼恨意。

這種事情很好理解,就像是師部突然調了一個督戰參謀來一樣,自己都覺得百般難受,要是讓這個參謀在自己的手下帶兵,那很顯然自己也是一百個不樂意。

臥榻之畔豈容他人酣睡?自己的部隊又豈會平白無故的交由不是自己人來掌控?當初周志道想透過別人來頂替他,應該也是這樣的想法和心思吧,至於他們兩人本身是不存在什麼矛盾和彆扭的,151旅能有石頭這樣的悍將存在,對於周志道來說,也是一件極得高興的事情。

再想想李天霞,想想同樣身為高官卻依靠著自己手裡的權利肆意妄為的作派,石頭頓時感覺周旅長是如此的親切,談吐之間的口氣倒也是越發的恭敬了起來。這種發自內心的好感,無論是在語氣還是表情中,都清晰的表露了出來,讓對面的周志道大為驚訝。

不過周志道是什麼人?官場中摸爬滾打了這麼久,什麼樣的事情沒有見到過,眼看著石頭主動示好,他自然也是大為高興,他的想法無非就是將151旅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手裡,讓302團如同301那般的如臂使指,對他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302團又豈會真的比301團差?假如能趁此機會將石頭歸心,對周志道來說那可真是喜事一樁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兩人倒是如同重逢老友一般談笑風聲,賓主盡歡了,那種融洽的氣氛,當即讓一旁的張漢鐸等人大為驚訝起來,一時間猜不透這一老一小兩個狐狸到底是在玩什麼把戲。

石頭心中有了計較,做起事情來也是有了分寸,不待周志道問起,便是主動將昨晚從上高下車之後的點點滴滴詳實的做了彙報,包括他為了保險起見讓一營提前趕來高安,隨後又在城外發現鬼子,包括他們的救援計較都詳實的闡述了起來,連他與督戰李參謀之間的爭執他都主動的說了出來。

周志道心知肚明石頭這是被李天霞擺了一道,心裡也是很不舒服,不管怎麼說,302團都是他手底下的部隊,都是他周志道的兵,李天霞代師長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這麼明目張膽的陰他手底下的人,未免也是太不將他放在眼裡。對於李參謀長的事情,他只是點了點頭便一帶而過,連問都懶的問上一句了。

石頭也是感覺到了周旅長的心意,雖然還不太明確,但多少也能猜出個大該,當即心中大喜,更加沒有什麼忌憚的將自己的分析都說了出來。

石頭的意思還是跟先前一樣,想要趁著援兵趕到實力大增的時候,主動出擊想辦法殲滅面前的日軍。這支敵軍說多不多,說少不少,最主要的是,對方長途跋涉而來明顯沒有補給和足夠的火力,甚至攻打高安這樣一個小城都有些束手無策,可見實力遠不如平常,如果能一舉吃掉對方,面前短時間裡將再也沒有敵軍,這樣部隊將能直接殺到南昌城下,這樣的一來也能對南昌城的守軍提供極大的幫助了。

周志道顯然也是知道這一點,他相信石頭的眼光和判斷,也相信他們主動出擊應該可以獲得極大的戰果,然而,他跟張靈甫一樣,不相信代師長李天霞。

換作是王耀武坐鎮師部,恐怕他們在權衡之後,便不會有什麼猶豫和顧忌,請示之後便會主動展開攻擊,利用優勢兵力擊潰敵人,即便是出了什麼意外和差錯,相信師長也不會有什麼責怪的話語,畢竟行軍打仗不是紙上談兵,機會稍縱即逝的道理,作為指揮官都能明白和了解。

但換成李天霞就不一樣了,張靈甫那裡的情況自然明白不過,153旅原本是李天霞的老底,結果被張靈甫一步步的吞食掉之後,甚至在武漢會戰期間不得不被借調到別的部隊,這種滋味對於李天霞來說是絕對的奇恥大辱,是絕對沒法忍受的,不要說他們的出擊有什麼差錯,就算打了勝仗,恐怕也會給他扣上一個違反軍紀的大帽子。

至於周志道雖然與李天霞關係不錯,但私交歸私交,周志道可不敢去賭李天霞會不會給他扣大帽子,誰知道李天霞是不是會趁機把手伸到151旅來?

周志道考慮良久之後,說出了與張靈甫幾乎一模一樣的話,這裡的情況他們將會在最短時間裡上報給師部,但仗怎麼打,他們還是得等師部的命令和上面的要求,在命令沒有到達之前,他們的任務就是守住高安。

石頭對此只能徒呼奈何?兩位旅長都這樣說,他一個小小的團長還能玩出什麼花樣?自己帶302團去打?

漫說李天霞恨他說不定比恨張靈甫都深,單是他們一個302團,顯然也不是面前鬼子的對手啊,這種明知道希望不大還要去做的事情,石頭顯然是不會去做的。

抬頭看了看天空,夕陽西下,一天將盡,石頭的心卻是從先前的興奮中漸漸低落,如同那落下的太陽一般,漸漸沉寂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