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五十三)快活過頭

“吹面不寒楊柳風”,又是一年三月三,與杜鵑相識的二週年。文竹用筆在日曆上重重地圈了一下,雖然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心裡默默地念叨一下,以示懷念。

九點不到,內線驟響。

“小文啊,過幾天,我們出差一趟山東,去去看看那邊供貨情況,及外圍的的行情。”

“是,董事長。”

文竹放下電話,很是納悶,這不是我手上的事啊,也叫我去。董事長的吩咐,誰敢不遵旨呢。

開年來,公司的生意特別紅火,訂單夠半年生產的,還源源不斷的來,經常不能按時交貨。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山東的供貨不及時。

文竹十多年前在經營部時,出差上海時,一個外貿公司的高階主管曾預言:“工具這行業,是上海往江蘇轉移發展,然後江蘇往山東轉移發展。”

文竹斗膽問他原因?他一句人工成本。至今日基本一語成讖,上海很少有工具行業這類的實體了,江蘇也開始往山東轉移了。

去山東臨沂的路上,文竹跟陳嘉明講了這件事,他好很認可的樣子,突然冒了一句:“那我們公司為何如此高速發展呢?”

文竹恭維道:“大海航行靠柁手,全靠董事長領導有方。”

“如何領導有方?”陳嘉明咄咄逼人,他要考文竹的臨場應變。

陳嘉明要來真格的,文竹不敢馬虎,大腦迅速運轉,刨去對董事長不利的說。

“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發外加工及時增多,減少採購成本;二是擴大自營比例,價格比外貿公司高,享受退稅,資金週轉還快;三是針對提升產品檔次研發,開拓中高檔市場,淘汰低價格市場;四是家大業大,品種齊全,應有盡有。如有遺漏,請董事長補充。”

“哈哈,遺漏了最重要的一條?”陳嘉明笑聲沖天,看樣子相當滿意。

文竹雖然受了感染,但還是假裝惶恐,不明故里地問:“請董事長教誨,小文漏了哪一條?”

“用人。”說完陳嘉明又是一陣大笑。

文竹又是吹捧了一番,捧的恰到好處,不留痕跡,陳嘉明很是受用。

早晨出發,下午到達,寶馬馬不停蹄直接開入工廠。

陳嘉明辦事雷厲風行,文竹頗是佩服。

工廠的王老闆見振興工具的老大親自出馬,受驚若寵。

“陳董事長,是什麼風把你吹來的?”王老闆諂媚道。

“明知故問,你的貨呢?什麼時候交齊?”陳嘉明一邊說,一邊就要到現場看貨。

“這兩天正好停電,我們準備連夜連軸戰,也要保證振興工具的貨及時送達。”王老闆先找個理由,然後連拍胸脯。

“不但要及時,還要保質保量。如果在國外出了材質問題,我拿你是問!”

“陳董事長,你放心。我們合作了也五六年了,不會拿我們的信譽開玩笑的。”

“明白就好。鍋裡有了,碗裡才有。”

看到了貨,及計劃安排,陳嘉明才滿意地離開。

王老闆也是再三挽留,說:“陳董事長,你難得來一次,讓我們儘儘東道主之誼。”

陳嘉明一口拒絕:“保質保量保時,就是對振興工具的最大支援。小文,我們趕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