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一句話也是吸引了眾人的注意,說這話的自然就是蕭禹無疑了。
“這傢伙果然不會罷休。”房玄齡嘀咕了一聲。
“呵呵,該來的總會來,沒什麼好意外的。”李建國顯得很平靜,這一切早在他的預料之中。
李世民被蕭禹突然冒出來的這句話搞得也是很不爽,但是仍面無表情地問道:“哦?蕭卿家有何異議?”
“皇上,《武德律》乃是高祖皇帝命人撰寫。如今皇上剛登基不久,就命一個黃口小兒重新撰寫,只怕會引來非議。”蕭禹說話絲毫不給李建國面議,臉上笑容更甚,“李大人莫要見怪,本官說話一向比較直。”
李建國回以一笑,淡淡地說道:“蕭大人也是為大唐著想,本官又怎麼怪罪蕭大人呢。只是本官很好奇蕭大人效忠的是高祖皇帝呢,還是當今聖上呢?”
“本官效忠的是大唐,不知李大人此話是何意?”蕭禹狠狠地剮了李建國一眼,問了一句。
“呵呵,蕭大人別激動,本官並無他意。既然蕭大人效忠的是大唐,那如今大唐的律法存在著紕漏,蕭大人為何還要裝作視而不見呢?難道皇上命本官完善律法會對大唐造成危害嗎?”李建國絲毫不讓。
“哈哈,想必李大人定有過人之處,我倒想看看李大人是如何完善的,還請李大人指教了!”蕭禹話中透著一股不屑。
“前段時間,本官在長安城親眼目睹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一名壯漢光天化日之下居然意欲搶奪他人的女兒用來抵債。在大唐的都城,居然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這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李建國將那次發生的事情描述了一下,可是奇怪的是並沒有多少大臣感到意外,皆是表現得很平靜。
蕭禹冷笑了一聲,說道:“這有什麼可奇怪的?欠債還錢乃是天經地義,既然還不起錢,自然就拿人抵債。這些是屬於平民百姓間的紛爭,難道還值得在這朝堂之上議論嗎?”
李建國無奈的搖了搖頭,看來這些大臣們的思想覺悟不夠高,所以才會習以為常。
“諸位大人,天下乃是天下人的天下,若無百姓,何來的江山社稷,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律法面前,人皆平等,上至王親貴族,下至黎民百姓,並無二致。我們為官者,當以天下為己任,為百姓謀福利,總比尸位素餐要好得多。如此,大唐才能江山永固,百姓亦可安居樂業。”李建國看向眾位大臣,開口說道。
李建國話音剛落便是引起了眾位大臣的議論。
“李大人說得極是啊。”
“是啊,說得好啊。”
“……”
李建國的一番話也是引起了大臣們的好評。蕭禹見到風向轉變,也是氣得咬牙切齒。
李建國見到群臣的反應,也是感到很滿意,繼續說道:“諸位大人,本官決定將戶婚律分為戶律與婚律,戶律即為保障百姓生活的律法。再者,刑罰中取消流刑,杖刑與笞刑,延長徒刑的期限,改為有期徒刑與無期徒刑。並增加管制與拘役兩種新刑罰,另外對於違反律法之人加以罰款,沒收其財產,取消參與科考和參政的權利。”
大臣們聽後皆是一臉茫然,不理解李建國所言何意,當下李建國也是一一講解,眾人聽後皆是瞭然。
“眾位卿家,你們覺得李愛卿的建議如何?”李世民看著眾位大臣,問道,同時向房玄齡,杜如晦等人使了個眼色。
房玄齡與杜如晦旋即心中瞭然,異口同聲道:“皇上,臣等附議!”
隨著房玄齡與杜如晦帶頭,眾多大臣也是紛紛迎風倒,應聲道:“皇上,臣等附議。”
唯獨蕭禹和幾位與他交好的大臣始終未曾變態。李世民也是發現了這點,看向蕭禹的方向,問道:“蕭卿家,你可還有什麼異議?”
蕭禹咬了咬牙,說道:“皇上,依李大人所言,對於違反律法者處以所謂的罰款,沒收財產等,不知所得的款項是否盡歸國庫?”
“這是自然,律法是朝廷所定,違反律法就等同於違抗朝廷的命令,處罰的款項自然是全部歸於國庫。”李世民淡淡地說道。
蕭禹皺了皺眉,與身邊的幾位大臣對視了一眼,那幾位大臣皆是露出一副苦澀的表情。想來,這一幫人應該是遊走在律法邊緣的害群之馬。
蕭禹沉默了片刻,說道:“皇上,新的律法過於嚴苛,而且李大人所加的幾條處罰只怕執行起來會有困難吧。處以所謂的罰款,與苛捐雜稅一般,長此以往,只怕百姓會怨聲載道,有損皇上聖明。”
對於蕭禹所言,李建國卻是大笑了一聲,“哈哈,蕭大人此言未免太過牽強了吧?處罰皆是針對於違反律法之人,如果是心懷坦蕩,依法辦事的人,又怎會去擔心自己會被處罰。對於那些違反律法之人,如果我們還要視而不見的話,才是有損皇上聖明。”
“說得好,李愛卿所言正是朕想要說的。新的律法雖然嚴苛,但是也保障了黎民百姓的生活,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律法一事,朕意已決,蕭卿家難道想抗旨嗎?”李世民眼神銳利地盯著蕭禹。
蕭禹打了一個冷顫,哆嗦了一聲:“皇上,臣……臣附議。”
“很好,另外,在新的律法之中,朕還想加一條。日後,為官者不可經商,否則依法論處。”李世民掃視了群臣厲聲道,“此項規定是為防止官商勾結,從而損害到百姓的利益,危害社稷。”
在李世民說出這項規定之時,李建國察覺到蕭禹面色變得更加難看了,“難不成這傢伙還有這一手?”李建國心想,“看來皇上是忍讓已久,這次是要徹底整頓了啊。”
“臣等謹遵聖命!”群臣異口同聲道。
“很好,既然如此,接下來就可以向百姓宣佈新的律法,告知天下。此事就李愛卿去辦吧!”李世民看向李建國,說道。
李建國點了點頭,“臣遵旨!”
“如此,便退朝吧!”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臣們跪下高呼,便是紛紛退出太極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