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回到家後便是來到了房玄齡的書房,房玄齡坐在書房似乎在想事情。
“父親,我回來了。”李建國打了一聲招呼。
房玄齡看到李建國回來了,也是放下思緒,笑著說道:“皇上剛剛找你又有什麼事嗎?”
“的確有點事。”李建國點了點頭,“父親,你知道蕭禹大人的府第在哪嗎?明日我要去蕭大人家走一趟。”
“你要去蕭府?皇上是打算處置他嗎?”房玄齡問了一句。
“父親,如果皇上真要處置他的話早就派人去傳旨了,我何必還要親自前去呢?”李建國笑著說道。
“那就好,蕭禹這個人雖是讓人厭惡,但畢竟那是在朝堂之上,皆是因為政見不合,說到底他也是大唐的功臣。”房玄齡也是個深明大義之人,當下也是為蕭禹辯解了兩句。
李建國笑了笑,“父親所言自是不錯,但是不管怎麼說,今日皇上已經下旨,朝廷官員不可經商。而蕭禹身為朝廷命官,自然也是難以逃脫。”
房玄齡遲疑了片刻,方才說道:“這件事我也是略有耳聞。今日皇上作出這樣的決定,我也是已經猜到了皇上定是衝著蕭禹去的。”
“官員經商確實存在著很多危害,並不利於大唐經濟的發展。而且對於其他商人而言,也不公平。誰也不知道是否會發生以權謀私的事情。”李建國面色嚴肅地說道,“皇上此舉倒真是讓我敬佩。在此之前我也曾想過將此條規定寫入新的律法之中,但是由於考慮到其他很多因素,可能會牽扯到許多利益關係,所以也就沒有提出來。”
房玄齡點了點頭,表示很滿意李建國的做法,“你能這麼想我也是很欣慰。如今的你鋒芒太甚,要知道凡事不能太過。現在文武百官的眼睛可都是盯著你,如果你稍有偏差,定會成為眾矢之的。”
“父親放心,孩兒深知登高易跌重的道理。我一心只想給大唐帶來盛世繁榮,從未有過其他的想法。既然如今皇上如此重用我,我自然要大展身手,才能不辜負皇上隆恩。”李建國自然是能聽出房玄齡話中的含義。
“很好,你能這麼想我很高興。不過,為父也希望你能處理好跟其他大臣的關係。只有受到群臣的擁護和尊重,你才能在仕途上走得更遠,才能真正的為大唐做更多的實事。除此之外,在你做任何事之前,你多為百姓著想,做一個百姓人人稱頌的好官。不過這一點為父對你很是放心,從你這一次替皇上完善律法一事就可以看出來。”
其實李建國對於房玄齡的話再熟悉不過了,畢竟李建國熟知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這些所謂的大道理早已是爛熟於心。但是對於房玄齡的諄諄教誨,李建國還是有點感動的。
“父親,你的教誨孩兒定會銘記於心。以天下為己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名言也是脫口而出。
“說得很好,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為官者,需要的就是這種精神,如此方才算是一個好官。”房玄齡讚揚了一句。
房玄齡轉頭又是想到了什麼,開口說道:“你可知道皇上準備如何處置蕭禹?”
李建國點了點頭,“皇上本想依照新的律法處置,並將他的財產盡數充公。”
“不可,萬萬不可。”房玄齡厲聲道,“雖然蕭禹觸犯律法,但是我也曾調查過他。據我所知,蕭禹經商所得的錢財大部分都是用於接濟平民百姓,而且從未有過以權謀私的手段,如此處置著實過了。”
李建國也是被房玄齡的話震驚到了,片刻才回過神,“父親,你是說蕭禹經商所得是用來接濟平民百姓的?”
“這也是我最近調查得知的。之前皇上聽說蕭禹經商一事之時,就命我暗中調查此事。只是調查一直未曾有什麼進展,這次的調查結果我也未曾稟報給皇上。”,房玄齡繼續說道:“如果皇上真的依法處置的話,只怕會引來非議,法律不外乎人情,更何況蕭禹也是為百姓著想,只是方法欠妥,還是應該從輕處置。”
李建國此時心裡也是百感交集,不知道該說些什麼。他從未想過蕭禹經商的目的會是這樣,如果當時真的依法處置蕭禹的話,只怕自己日後會愧疚萬分了。
“父親放心,我已經給皇上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計策,不會讓蕭禹受罰的,而且皇上也已經同意了我的計策。”
李建國把自己給李世民出的主意仔細地說給了房玄齡聽,房玄齡聽完也是特別滿意李建國的主意。
“如此的話,那真的是兩全其美了。那明日你就去蕭禹府上嗎?”房玄齡問道。
“嗯,皇上委派我前去與他交涉,我相信蕭禹一定會同意這個決定的。”李建國笑著說道。
“這個計策確實不錯,只是皇上讓蕭禹以後無事不用上朝,這道口諭你要如何告知蕭禹?”房玄齡皺了皺眉,問道。
“父親,你是擔心蕭禹接受不了嗎?”
房玄齡點了點頭,嘆了口氣,說道:“蕭禹自高祖起兵以來就一直跟在高祖身邊,為高祖出謀劃策,立下了汗馬功勞。雖說平日裡在朝堂上我們這些老傢伙時常會因為彼此的意見不合而爭吵,但是我們都是有著相同的目的,都是一心為了大唐的繁榮昌盛。如果換做是我,定然也是難以接受這樣的結果。”
“父親請放心,我不會直接在蕭禹面前宣佈皇上的口諭的。明日我會好好跟蕭禹大人說的,必然不會強迫蕭大人的。”李建國正色道。
“那就好,那就好啊,說話做事一定要多考慮大臣們的感受,否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令大臣們心寒。從蕭禹那裡收回的產業,皇上可有說如何處置嗎?”
李建國搖了搖頭,說道:“還沒有,我打算向皇上建議令戶部接管。戶部掌管錢糧,接管這些正合適。”
房玄齡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讓戶部接管的確可行。還有你向皇上建議在長安城設定巡邏軍一事,也要儘快著手操辦。至於推行新律法一事就交給我吧,這乃刻不容緩的大事。”
“那就有勞父親了,如果沒有其他事,那孩兒就先告退了。”李建國拱了拱手,彎腰說道。
“好。明日我會譴下人帶你去往蕭府。”
“好的。”說完李建國便是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