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與蕭禹聊了許久,二人皆是感到前所未有的痛快,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蕭大人,今日與你聊得甚是痛快,我可是很久沒有這麼痛快過了。”李建國大笑道。
蕭禹回以一笑,“老夫也是許久沒有這麼痛快過了,這次房玄齡那個傢伙倒是收了個好義子,真是讓人羨慕。”
“蕭大人謬讚了。”李建國謙遜地回了一句。李建國看了一眼外面,繼續說道:“蕭大人,天色不早了,我也該告辭了,今日真是多有打擾了。”
“要走了嗎?”蕭禹連忙起身,問了一句。
“是的,我等下還需要進宮一趟,有事情需要向皇上回稟。”李建國毫不掩飾地說道。
“也好,你且把我的話告訴皇上,日後我就在家享清福了。朝中有你這樣的人我很放心。”蕭禹笑著說道。
“既然如此,那我就先告辭了。”李建國躬身說道,說完李建國便是離開了,朝著府門的方向走去。
蕭禹看著李建國離去的背影,眼神有些複雜,最終長嘆一聲,“此子日後定然不凡,他日必將是我朝棟樑之才啊,前段時間我可真是看走眼了啊。”
李建國離開蕭府之後,便是朝著皇宮的方向走去。李建國直接來到了兩儀殿,卻發現李世民似乎早已經在那裡等著他一樣。
“皇上,我回來了。”李建國走進殿內,看到李世民,開口說道。
李世民見到是李建國,連忙起身相迎,“二弟,你來了,我讓你做的事如何了?”
“大哥放心,幸不辱命,蕭禹已經答應了。”李建國當下也是把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李世民,李世民聽後大喜。
“這件事你做得很好,不僅沒有讓蕭禹心生憤懣,還與他化干戈為玉帛,心甘情願地答應了我的請求。”
“大哥過譽了,我也只是奉命行事。待戶部的人與蕭禹交接完畢,此事也就算是告一段落了。”李建國看了一眼四周,又是問了一句:“大哥,怎麼就你一個人?”
“房玄齡與杜如晦剛走不久,他們二人剛剛在此與我商議長安城安排軍隊巡邏一事,商議許久都沒個結果,所以我就讓他們二人退下了。”,李世民繼續說道:“推行《唐律》一事房玄齡已經辦妥了,如今書冊已經是在長安城的大街小巷裡發行了,下面就該是推行到各州各縣了。”
“房大人辦事效率自然是沒話說的,大哥大可放心。”李建國笑著說道。
李世民撇了李建國一眼,似笑非笑地說道:“那是你的義父,你自然是幫他說話了。”
李建國有點尷尬,連忙扯開話題,“大哥,關於長安城巡邏部隊一事,我倒有一個主意,這也是我在來時的路上想到的。”
李世民聽到李建國這麼講,倒是來了興趣,說道:“哦?房玄齡二人想了很久都沒一個統一的意見,你這麼快就有主意了?那你說說看。”
李建國想了片刻,理了一下腦中的思緒,說道:“我把這支軍隊稱為巡防營,這支部隊人數不需要很多,數百人足矣。至於節制權可由兵部掌管,或者皇上可命一個忠心的將領執掌。”
“巡防營,巡防營……這名字不錯,你繼續說。”李世民說道。
李建國點了點頭,繼續說道:“巡防營的主要職責就是維護長安城的治安,還有就是負責諸位大臣們的家宅防衛以及夜晚宵禁,而且任何人都不可調動巡防營為私用。”
李世民想了片刻,點了點頭,說道:“這個主意不錯,只是如果巡防營讓兵部接管的話,巡防營會變成一盤散沙,畢竟兵部不可能時刻約束著巡防營。”
“那大哥的意思是打算命一位將領執掌巡防營嗎?”李建國好奇地問了一句。
“正是,我心裡已經有一個合適的人選了。”
“哦?是誰啊?”李建國追問道。
“秦瓊秦將軍。”李世民回答道。
“秦將軍?”對於秦瓊,李建國再瞭解不過了。以往在電視上看到過多次,如今更是有機會親眼看一下秦叔寶了。
“是的,秦瓊將軍曾跟隨高祖皇帝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也是我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他可是有萬軍從中取敵將首級之能,改天介紹你認識一下。”李世民笑著說道。
李建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李世民之所以受李世民重用,又能得到李世民的信任,自然就是因為秦叔寶“玄武門之變”的功勞。
“如此甚好,我對秦將軍也是仰慕已久,如今能結識,自然是極好的。”,李建國有點激動地說道:“如此一來,巡防營交給秦將軍掌管,那就萬無一失了。”
“既然你也同意的話,那明日我就在早朝上宣佈此事。”李世民當機立斷,立馬決定了下來。
“另外巡防營需要時時刻刻在長安城巡邏,所以比較辛苦。巡防營士兵的軍餉應當要比一般士兵高,如此他們才會一心一意地維護好長安城的治安問題。”,李建國繼續說道:“大哥,如果此事就這麼決定了,那我就先回去了。待我準備好奏摺,明日就呈給大哥,如何?”
“如此甚好,那你今日暫且回去吧,明日將奏摺呈上,我就會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宣佈此事。”李世民笑了笑,說道。
“既然如此,大哥,我就先告退了。”李建國躬身說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李建國便退出了兩儀殿。
“這個小傢伙,每次都有一些稀奇古怪的主意,真不知道他腦子裡都是裝著一些什麼,看來當日我真是沒有看錯人。”李世民看著李建國離去的背影,莫名地笑了笑。
李建國出了兩儀殿後,也是急急忙忙地出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