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幾人,無不在一邊觀摩一邊臨摹。
才看了這麼點時間,最多夠記住幾棵樹,就敢說有所領悟?
若真的領悟到什麼,為何不嘗試臨摹,不怕靈感稍縱即逝?
像這種情況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什麼也看不出來,不想丟人現眼,故意說有所領悟,然後找藉口離開。
完全記住山水真圖後,楚銘眉宇間突然掠過異色。
【劍葫靈識】感應之下,楚玉正在朝畫廊靠近。
既然來了,那就等等吧。
他留意楚玉,目的很簡單,就是看能不能從其身上打探些楚家的情況。
他看了眼山水真圖,又將目光移到書童梁元身上“我們也臨摹下吧。”
我們?
梁元心中一動,立即明白楚銘意思,只見他從隨身的包裹裡取出兩套筆墨紙,找了個空案桌擺好。
“公子,好了。”
“嗯。”
楚銘坐到案桌前,提著筆,也不看山水真圖,只是低著頭注視著白紙,偶爾才會揮灑一筆。
幾筆點綴,原本的空白紙張,很久才會多出一棵樹木或怪石,整個的臨摹進度看起來很是緩慢。
而梁元則是認真的臨摹起來,每次下筆之前,都會細細觀摩山水真圖許久。
這也是其他人的臨摹方式,每一筆,每一畫,都聚精會神。
片刻之後,楚銘的紙頁上還是隻有些散亂的筆墨,書童模樣的梁元紙頁上,卻是已經初見山水。
書生繪畫水平還不如書童?
奇異的一幕很快就吸引了不少目光。
也就在這時,一位身穿灰色袍子的中年人從畫廊深處走出來。
“袁畫師出來了。”原本關注楚銘和梁元的目光,頓時就被此人吸引走。
袁中雙手揹負,面色淡漠,先是走到一位正在臨摹山水畫的青年人面前。
這人趕忙放下手中筆墨,起身拱手行禮“袁畫師。”
袁中看了眼臨摹畫後,輕輕點頭,繼而看向下一個人。
同樣的,這人也是急忙起身行禮,但袁中看過臨摹畫後,卻沒有回禮,冷漠的繼續看向下一人。
楚銘這邊,書童模樣的梁元見到袁中出來,湊到楚銘耳邊輕聲說道“那人,名袁中,畫坊有名的畫師,也是畫廊負責人。”
“他剛剛點頭的,名嚴軒,畫坊青陽閣的畫師,經常來畫廊臨摹山水真圖。”
“能稱得上畫師的,畫技都很高。”
楚銘微點下頜,注意力卻沒有在這些人身上,【劍葫靈識】感應之下,楚玉已經來到畫廊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