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問題。”喬安娜沉穩回應道。
“嗯。”亞伯滿意點頭,然後快速把第四個漢堡吃完,把滿滿一杯估計有1L的新鮮現榨豆漿喝完。
這“暴食”的一幕。
看呆了喬安娜後面的兩個女僕。
喬安娜則面不改色,已經在考慮要換掉這兩個女僕。
或者加強她們的培訓。
但同時,她也為老闆的食量吃驚。
【...資料中,史密斯先生食量很好,確認是真。】
【...看來需要查詢一下紐約附近,專業的健身教練資料等,以做不時之需了。】
喬安娜心裡這樣想著。
畢竟這麼吃,早晚會肥起來。
主人還這麼年輕,肥起來了自然需要專業的健身教練之類的。
搞定早餐,亞伯心滿意足半躺在柔軟的席夢思上。
他展開了喬安娜為他準備的幾份報紙中的一份,是最新一期的《華爾街日報》。
華爾街日報是全美國,大概也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性報類。
經常被歐洲人嘲諷缺乏經典和傳統的美國人常說,他們也有幾樣東西50年來不曾改變。
那就是“綠色的美元、‘莫頓牌’食鹽的包裝以及《華爾街日報》。”
這句話裡面的後者,指的就是《華爾街日報》誕生已經超過百年。
但百年以來,它的色調卻還停留在上上個世紀。
那就是,它仍然是一份黑白色的報紙。
作為道瓊斯公司旗下的旗艦日報。
《華爾街日報》的頭版頭條,永遠只會是那些能夠影響經濟、金融的國際大事。
像今日的頭版頭條,標題是——
《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近日表示,華夏市場提供了巨大的機遇,這是二十一世紀不能忽視的一部份》。
這一期的頭版頭條,是有關華夏的內容。
在這個年代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報紙,有關華夏的報道,屬於經常會出現那種。
一般都還沒什麼好話。
但是在《華爾街日報》這種比較偏向金融的報紙。
有關華夏的內容,屬於比較少見的。
畢竟現在才2000年,華夏甚至還沒加入世貿。
在這個美國人均GDP為3.6萬美元,華夏人均959美元的時代。
在金融這一塊,華爾街這邊對那邊是真不重視。
沒成想今日,《華爾街日報》報道了華夏。
還是頭版頭條,這讓他忍不住認真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