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342 禮物(二更)

大丫給紅包實在太過亂來,以至於姜嫻不得不跟她約法三章呢。

她直言,下回要麼趙大丫不給孩子紅包,再給孩子們的紅包裡的錢不能超過一毛的。

當然,公平起見,她也這般。

對於姜嫻的埋怨,其實,大丫壓根不放心上,還憨笑著說是周揚平允許的,也只對大禾大硯以及顧碩顧礬這樣。

但饒是如此,姜嫻也再不肯讓孩子收這樣的大紅包了。

倒不是因為別的,而是真的太破費,也沒必要。

姜嫻更知道,這般對於大丫的家庭來說,甚至可能不說會形成負擔,也必然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畢竟,周揚平雖然是個能賺到錢的,但無論是周揚平,還是大丫姐弟,都沒什麼依靠和助力,大柱以後還要結婚,周揚平說不定還得上學,需要生活費,這些他們都得自己出錢。

姜嫻知道趙大丫的性子,她是因為喜歡大禾大硯他們,又因為和她姜嫻關係好,才這樣的。

從以前大丫就這般,對人好起來,赤忱的很。

今兒給孩子的紅包,姜嫻一來就已經給過小旭旭了,按照約定,就是一毛。

而給小旭旭塞的這個,嚴格意義,不是個紅包,是一份新年禮物。

裡面是一個用紅繩子穿起來的金墜子,雕刻的是小旭旭的屬相,只有孩子的小拇指的指甲蓋那般大小,做的小而精緻。

這個金墜子的來歷,頗有些淵源。

起因還得從半年前說起。

也就是半年前的事情,丁叔重新恢復了名譽,自然不用在隔壁村住著了,因為跟著名譽恢復的還有丁叔的工作,於是,他一回來就和丁姨要回華都了。

臨行前,顧珩和姜嫻去送行,夫妻二人送了丁叔丁姨一件離別的禮物。

是一套清乾隆年間的描漆茶具,其中,茶葉罐,茶壺和四個茶杯,一應俱全,且儲存良好,非常難得和珍貴。

這些年,顧珩致力於尋找這些個老物件兒,姜嫻很支援他,夫妻倆人一道研究這些古物,甚至參與修復,倒也頗有樂趣。

之所以決定送這個,一則丁叔丁姨本就是研究古物的老教授,東西在懂行的人手中,便有價值,也會被人愛惜。

二則,也是為了感謝這些年,丁姨對顧珩的照顧。

丁姨和顧珩的母親是舊識,顧珩的母親不在後,丁姨既是顧珩在漆器認識方面的師傅也算得上半個母親了。

丁叔和丁姨本就愛這個,一看就喜歡的不得了,兩人都不是矯情的人,丁叔還開玩笑說:

“看在這些的份上,對於你們居然不帶我最喜歡的獅子頭來看我的事兒,我就不生氣了!”

丁姨這會子一改之前的沉悶和溫柔,許是重新回到華都,多年的鬱氣一掃而空,她多了些颯爽本性,懟起自家男人,那可一點都不柔情:

“呵,還吃獅子頭?你不知道自己有血厚的毛病?是我不讓小嫻做的,你要對我生氣麼?”

血厚病其實就是脂濁病,得忌口,要吃清淡的飲食,切記不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了,否則容易誘發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