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九章 清軍異動

黃昏時刻,率先出關的明軍陳勝貴部才終於抵達六和宮的原清軍大營,清軍雖然放棄了這處大營,但並沒有拆除大營周圍的圍牆工事,因此營地的防禦設施還算健全,營地內除了那滿地的垃圾外,只需要進去搭設營帳便可過夜。

考慮到天色漸晚,從這裡到平陽縣城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陳勝貴便沒有繼續行軍,而是命令部下在此處安營過夜,將大軍的營帳一併搭好,同時派出信使向來時的方向而去,與蘇定遠聯絡。

因為蘇定遠較晚才出關,所以一直到深夜了他們才舉著火把連夜行軍走出了穀道,與前鋒匯合,讓兵丁入住已經搭好的營帳內,蘇定遠自己沒有去休息,而是和等到現在的陳勝貴商議起明天白天的計劃。

「清軍此去平陽,極有可能是已經知道督師身邊只有兩千餘兵馬,督師身邊的神機營皆裝備有燧發滑膛槍,又配備有大量火炮,清軍一時間定然無法攻破縣城,但我們也要儘快渡過鰲江,馳援督師。」蘇定遠對陳勝貴說道。

「卑職明白。」陳勝貴應道,如今他的軍職只是千戶,比身為守備的蘇定遠要低一級,自稱卑職也沒有問題。

「嗯。」蘇定遠點了點頭,他看向北方那漫漫長夜,又道:「明日你繼續率領前鋒渡過鰲江,不必急著與清軍接敵,現在江北安營紮寨,掩護大軍過江,兩天後再與清軍交戰。

清軍之前在汾水關前久攻不下,折損眾多,但其軍中滿洲八旗精兵並無多少損失,滿洲八旗精於野戰,是為我軍大敵,不可不重視。」

陳勝貴降明之前就是清軍的一員,他跟隨馬得功部南征北戰,自然也見過滿洲八旗的雄風,聽了蘇定遠的話後,他不禁回憶起曾經見過滿洲八旗時的畫面,深有同感地點了點頭,道:「滿洲八旗雖精於弓術、步戰,但騎術同樣精湛,尤其是那弓術,滿人善使清弓,抵近後又以鐵箭射之,破甲殺敵,威力駭人。」

「如此,想要對付那滿洲八旗就只能以燧發槍兵拒之了。」蘇定遠說道,但他也聽說過滿洲八旗會身著多件盔甲,雖然心裡對此有些懷疑,一個人真的能穿多件沉重的盔甲還健步如飛奮勇殺敵,但若這是真的,那就有點可怕了,連燧發槍兵都會感到吃力。

就在這時,蘇定遠的衛兵走了過來,他手裡捧著一碗熱騰騰的米粥,對蘇定遠說道:「將軍,您已經一整晚滴水未進了,請吃完這碗米粥吧。」

蘇定遠點了點頭,接過米粥便準備拿起湯勺舀進嘴裡,陳勝貴見狀,主動說道:「將軍,夜已深,您身為主將還應早點歇息,卑職先行告退。」

「好,你回去歇息罷,你既為先鋒指揮,明日也會費心費力。」蘇定遠說道。

「卑職告退。」

翌日清晨,明軍前鋒吃過早飯後,便在陳勝貴的率領下先行離開六和宮營地,向鰲江開去,從六和宮到鰲江江邊直線距離就有24裡,穿過後世蒼南縣地界的一片水網後,便一路都是平地。

陳勝貴沒有因此放鬆警惕,也輪番派出了斥候到前路探查情況,下午接近酉時時分,一組斥候策馬來到鰲江江邊,此處的河道呈「幾」字型,河道向北深入數里後又蜿蜒開來,河道較寬,一條石質橋樑橫跨江面,也是這方圓幾里唯一一條能夠去往江北的連線點。

若是沒有了這石橋,明軍也只能被攔在南岸,望洋興嘆了。

這幾名斥候站在石橋上,看著對岸那鬱鬱蔥蔥的東江山,其中一人開口道:「那山上樹木蔽天,恐怕有清軍設伏啊。」

「過去探查一番吧,如果山上沒有清軍設伏,那就可以通知先鋒渡江。」

為首的隊長話音落下,就率先策馬走過石橋,往東江山的方向而去,不到一刻鐘的功夫,林間數道弓弦聲響過,便再也沒了動

靜,只剩下一匹還帶著點點血跡的馬從林間跑了出來,失去束縛的它撒了歡地奔跑,很快就沒了蹤影。.

林間,幾道眼睛目送那匹馬向南跑去,又低聲言語幾句,抹去了地上的血跡。

半個時辰後,與一組斥候失聯的陳勝貴率軍抵達了鰲江南岸,他表情有些凝重地看著江北的景色,這時,一名百戶湊了上來,道:「千戶大人,那斥候正是在這一片失蹤的,其逃回來的馬匹身上帶著血跡,恐怕已經遭遇了不測,我們還是小心點為好。」

「我自然明白。」陳勝貴說道,隨後大手一揮,又派出了一組斥候過江探查,那些斥候過江後徑直進入了東江山腳下的林間,但在他們進去後就一直沒了蹤影。

又等了幾分鐘後,只聽江北傳來了數道喊聲,一名斥候背上中箭從林間策馬狂奔出來,片刻後,數杆清軍大旗從林間舉起,原來是那清軍見陳勝貴如此謹慎,伏擊又被斥候發現,便大搖大擺地從林間走了出來,展露在明軍面前。

看著那越來越多從林間走出來的清軍,陳勝貴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如果不是他謹慎,又派出斥候過去探查,不然他直接率軍過江,就直接中了那清軍的伏擊,只怕是大半都要折在此地了。

「該死的清狗,真是狡猾。」

反應過來後,他忍不住罵了一聲,隨後拔出佩刀,大聲喊道:「列陣迎敵!準備戰鬥!」

陳勝貴話音落下,他身後的明軍迅速有了動作,手持盾牌的刀盾手快步跑到最前面,將方盾立在身前,鳥銃手與弓箭手則站在最前排的刀盾手身後,前者站立過後便拿出藥囊為鳥銃裝填彈藥,軍陣前一時間此起彼伏地響起了通條與槍管的金屬摩擦聲。

江北,梅勒章京朱馬喇看著對岸列陣的明軍,眼中閃過一抹不屑,但他還是記住了李率泰下達的軍令,沒有在此處與明軍纏鬥,直接下令向後撤出數里,將場地讓給明軍,在遠遠的地方盯著這股明軍,牽制住他們的注意力。

看著清軍主動撤離的舉動,陳勝貴心中頓時生起了濃濃的疑惑,他擔心這是清軍的女幹計,便又派出斥候過江探查,確定東江山並無伏兵後,才率領軍隊緩緩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