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攻南京

老實說,蘇言對錢謙益的感情是有些複雜的。

一方面,他身為東林黨黨魁,受朝廷厚恩,卻貪生怕死向清廷卑躬屈膝,跪迎投降,另一方面,他在投降後卻也是暗通款曲,聯絡反清勢力,意圖反清復明。

這樣一個兩面性的歷史人物,只從一個角度看是極不負責的,也是對他非常不公平的,而且蘇言考慮到了他的確幾次幫助過自己,他的影響力也能夠在接下來的江南之戰中為自己提供幫助。

因此,他才決定給錢謙益一個將功抵過的機會,畢竟不管怎麼說,他也算不上一個十惡不赦之人,頂多只是品德有虧罷了。

結束對錢謙益的召見後,後者回到城中下榻的旅館,連忙讓人準備了紙筆和墨,由柳如是幫忙研磨,自己則是提筆寫下了數封勸降的信件,託人送往江南省內幾個與自己相識交好的知縣知府。

……

四月十二,戰端再次開啟。

明軍在蘇州城休整幾日後,繼續向北行軍,沿途各縣皆望風而降,大軍得以順利打到常州城下,此地的知府與錢謙益交好,眼見明軍兵臨城下,主動開城投降。

同時,在得知明軍殺來,江陰百姓自發起事,殺官造反,重新打出明朝的旗號,有了江陰縣百姓的帶頭,一時間,整個江南地區烽煙四起,清朝官吏人心惶惶,紛紛派出求援信使向南京而去。

可博洛知道南京的重要性,為了保住南京城不被明軍攻陷,他預設了原先駐紮在湖州的譚泰撤回南京固守,而在長江水戰中僥倖生還的湖廣清軍也都進入南京。

毫不誇張的說,整個長江南岸的清軍都集中在了南京城內,博洛毅然選擇了壯士斷腕,拋棄長江南岸除南京外的所有城池,固守首府。

其實早在明軍擊敗馬國柱的時候,博洛就派人向京師求援,聲稱江南糜爛,祈求朝廷再遣大軍,然而眼下朝廷的大軍基本都在西南一線與南明孫可望對峙,那孫可望還向湖廣發起了反攻,朝廷只能從北方調兵。

博洛自己估算過,就算是最樂觀的情況下,朝廷的援軍最快也要在六七月份才能趕到,以明軍恐怖的攻城能力,他很難想象那個時候南京戰事已經發展到什麼地步了。

目光回到南京城外的長江南岸各地,在清軍兵力龜縮,各地百姓殺官起事,歸附明軍的背景下,四月二十二日,明軍就攻陷了南京東部重鎮鎮江——在水師的聯合圍攻下,鎮江守軍雖然選擇了頑抗,但最終還是隻堅持了不到三日,守將高謙還是被迫開城投降。

隨後,蘇言命人將大量物資從浙江運往鎮江,意圖將這邊打造為一個攻打南京城的後勤據點,同時調令駐紮在湖州的王翊揮師北上,與蘇言一同夾攻南京城。

四月二十五日,明軍前鋒在馬信的率領下首次出現在南京東部的姚坊門與仙鶴門外,與清軍騎兵交戰,雙方激戰一番後,清軍狼狽退回外郭城內。

這裡說明一下,南京若是算上外郭城,其規模當之無愧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

但因為外郭城的城牆綿延數十里,現有的兵力不足以守住外郭城,博洛便決定棄守外郭城,主要守衛內城。

放棄外郭城必然要將重要的紫金山暴露在明軍的兵峰之下,為了防止明軍屯兵紫金山,在山上架設大炮威脅西邊的滿城(原明故宮)。

博洛便命令譚泰率領八千兵馬在紫金山山頂修築營寨,與南京城互為犄角,抵禦明軍圍攻。

明軍前鋒在與清軍交戰後,見兩城門上僅有少量清兵駐守,馬信命人砍伐周圍樹林,建造了幾架簡陋的雲梯,大膽發起攻城。

一番攻城後,兩門的清兵寡不敵眾,主動撤退,將外郭城丟給明軍。

馬信見清兵撤退的如此果斷,生怕其中有詐,不敢繼續深入,只是登到城牆上,向紫金山方向眺望,見紫金山上軍旗獵獵,心中微驚,命人返回鎮江通報,自己留守麒麟門。

蘇言對於清軍的部署並不感到意外,紫金山的位置的確太過尷尬了,它沒有被劃入南京府城的範圍內,而是獨立在南京城外,並且西側山腳下就是被強徵為滿城的明故宮。

只要明軍佔領紫金山,就能居高臨下架設火炮,朝城內展開炮擊,清軍為了防止這種事情發生,提前屯兵於紫金山上,也是不難理解的。

不過,蘇言並不打算因此放棄紫金山,他決定先將紫金山上的清軍殲滅,佔領該山,這麼做的原因有二,其一是紫金山的地勢的確太過優越,能夠俯視整個南京城,其二是將這支清軍殲滅後,不僅能沉重打擊清軍士氣,還能削弱清軍的可用兵力。

於是,四月二十七日,明軍穿過麒麟門與姚坊門,抵達紫金山腳下,不過蘇言沒有馬上急著對紫金山上的清軍展開進攻,而是先命投誠的江南提督張天祿繪製南京的城防地圖。

張天祿也在南京駐紮過一段時間,因此對南京的城防地圖還算了解,他繪製一番後,便將南京的大致城防圖畫了出來。

南京城從裡到外分為宮城、皇城、內城、外郭城,不過在清廷強行將明故宮劃為滿城後,就只剩下了滿城、內城和外郭城三道城牆,其中外郭城最為漫長,不利於防守,因此清軍主要防守核心的內城。

經過這段時間的兵力收縮,清軍在南京城內集結了三萬一千餘,其中駐防八旗軍四千、湖廣清軍兩千餘、譚泰部一萬九千餘、各地清軍六千餘,這些兵力守住南京應該是綽綽有餘。

一番思索後,蘇言便準備主要從四個方向發起進攻。

第一個方向是長江,由鄭氏水師提督黃安統領本部及蘇言麾下的十艘戰艦從柵欄門、江東門外登陸,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