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張端幾人便被得到允許,搜身後進入了巡撫衙門內,並被帶到了前院的待客廳內,不過只有張端與他的副使二人能夠進入。
兩人在待客廳內站了一會,蘇言與幾名身著明廷官袍的人就從側門走了進來,前者面無表情地坐在主位上,後者分作在兩側的椅子上。
 本章未完!
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廷使者
見蘇言落座,張端行禮作揖,自我介紹道:“下官為禮部左侍郎兼弘文院檢討張端,奉叔父攝政王命,攜副使前來與郡王殿下商討贖回人質事宜。”
這裡張端的用詞很是精巧,人質,而不是俘虜,這還是給了碩塞等被俘的滿洲將佐面子。
蘇言並沒有對張端的話語進行扣字,但不代表旁聽的一眾官員將領不會,坐在左側之首的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使揭重熙出聲糾正道:“眼下在南京關押的碩塞等人並非人質,而是敗仗被俘的俘虜,切莫混淆視聽!”
揭重熙等人的身份含金量雖然不高,但也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命官,因此蘇言便將他們帶了過來,作為旁聽。
見有人出言反駁,張端先是端詳了對方一眼,並未認出對方的身份,但見其坐在左側之首,便認定他身份應該很高。
因此,張端不敢冒犯對方,只好低著頭,含糊不清地應下。
蘇言並未阻止揭重熙的糾正,見那張端不敢回應,蘇言才開口道:“本王先前在書信中已經將條件說得很清楚了,若想贖回碩塞及十三名滿洲將佐,需交付一百萬石糧草及三百萬時銀兩,爾可有帶來?”
“回郡王殿下的話,一百萬石糧草、三百萬時銀兩,一石不少,都存放在驛館之內。”張端言辭恭敬地回答道,“若是您不放心,可命人前去清點。”
蘇言點了點頭,道:“本王自會命人前去清點,若是一點不少,本王自會命人將碩塞等人放回。”
張端的目的可不只是贖回碩塞等人,他再次作揖,說道:“郡王殿下,下官此番出使,除贖回承澤親王外,還想要贖回江北戰事中被俘的滿蒙漢各旗將士,我朝願以滿人十兩、蒙古人六兩、漢人三兩進行贖回。”
此言一出,左右兩側坐著的官員將領都開始竊竊私語起來,雖然他們除了馬信都沒有參加過江北的戰事,但每個人都認為不應該將那些俘虜放回去。
不過,蘇言倒是有了別的想法。
江北一戰中,清軍被俘的兵卒都見識過明軍的強大,若是將他們放回去,能夠透過他們的口口相傳在更多清軍將士心中留下對明軍的畏懼之心。
這是一個好處,第二個好處,那些被俘計程車兵重返戰場與明軍交手時,定會因為心中對明軍的恐懼而出現慌亂,從而影響周圍的袍澤。
第三點,蘇言要錢。
要從清廷手中挖出更多的錢。
三點原因下來,蘇言思索了片刻,在眾人的注視下,緩緩開口。
第二百四十四章 清廷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