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陷落、孔有德自盡的訊息很快傳開,廣西境內還在抵抗的清軍得知這一噩耗後,紛紛被絕望的情緒籠罩,郭之奇這時釋出檄文,要求廣西各道、州府縣及清軍投降,並表示只要他們投降,之前的罪過皆既往不咎。
郭之奇檄文發出後,廣西各地傳檄而定,各地清軍紛紛易幟投降,接受南京朝廷的統治。
至此,廣西光復。
桂林之戰後,桂林城裡的明朝降臣原慶國公陳邦傅、其子文水伯陳曾禹、清廣西巡按王荃可、署布政使張星光都被活捉,對於陳邦傅這等賣主求榮的卑劣之徒,郭之奇厭惡之下險些將其斬首,但他還是將其送往南京,讓蘇言對其進行處置。
這一干人等送往南京後,蘇言也厭惡陳邦傅父子的人品,將這對上樑不正下樑歪的父子倆押赴市曹剝皮,王荃可、張星光處斬,然後將剝皮揎草的陳邦傅屍體送往各省示眾。
同時,他也效仿歷史上孫可望的做法,在陳邦傅的屍體上張貼檄文,曰:逆犯陳邦傅先經肆劫皇槓,摽掠宮人,罪已漏網。不思建功贖罪,輒行背主反叛。今已拿獲,解赴軍前,立將邦傅父子剝皮,傳示各省云云。
當然,這也是後話了。
還在雲貴邊境與馮雙禮對峙的李定國聽聞廣西光復的訊息後,心中大定,又得知孫可望正率領大軍往這裡趕來,意圖討伐自己,李定國思考再三,決定撤往廣西,與楚軍匯合。
蘇言先前寫給他的書信他其實早已受到,只是他身處秦藩後方,廣西又被清軍佔據,無法與蘇言匯合,眼下廣西光復,他便終於下定決心率***移。
隨即,八月下旬,李定國制定了精密的突圍計劃,他先是對馮雙禮部做出佯攻的姿態,逼迫馮雙禮收縮兵力固守,待白文選作為前軍領路突圍後,他再率軍殿後,掩護大軍撤往安隆司。
撤軍的同時,李定國也派出信使向廣西的郭之奇說明,請求郭之奇率部接應,郭之奇獲悉後,當即率領大軍自桂林西進,並命令海康侯李明忠北上慶遠府,直接對貴州發起進攻,牽制秦軍兵力,讓孫可望不得不回師救援他的貴州本土。
廣西楚軍調動,秦軍第一時間獲知軍情,駐守貴州境內的兵馬緊急向南部調動,防備楚軍的攻擊,孫可望得知楚軍的動作後,敏銳地察覺出這是楚軍想要掩護接應李定國那個叛徒,人大怒之下加快了行軍的速度,死死咬住撤退的李定國,並嚴令馮雙禮一同加入追擊的序列中。
九月初一,李定國率軍經過安隆所,雖然孫可望在身後步步緊逼,但在途徑順宗皇帝(貴陽建武朝廷給永曆皇帝上的廟號)曾經的居所時,李定國還是停了下來,在安隆所祭拜先帝的在天之靈,立誓要為先帝復仇,掃平孫可望。
遙想當年李定國與孫可望同為義兄弟,情同手足,如今卻是反目成仇,相互攻伐,實在唏噓。
祭拜過後,李定國率軍繼續撤退,一直到撤入安隆司後才得以稍稍歇了口氣,但他們並沒有就此停下,而是繼續東撤,撤到紅水河對岸才終於停了下來。
望著紅水河那奔流不息的河面,李定國握緊腰間佩劍,他不準備繼續撤了,而是要在此地與孫可望打上一仗,挫挫他的銳氣——泥人也有三分氣,更何況李定國這般心高氣傲之人?
李定國與孫可望為多年義兄弟,自然清楚孫可望的脾氣,他率軍在紅水河南岸設伏,自己主動率領兵馬於九月初四中午渡河迎擊孫可望,雙方隨即於紅水河北岸激戰,李定國以戰象衝擊孫可望軍陣,孫可望軍中雖然也有使用戰象作戰的經驗,但面對那狼突豕竄的龐然大物,孫可望軍中將士依然亂了陣腳,被戰象衝破陣型後,相互踐踏而死傷者甚多,李定國趁機率軍掩殺過去,孫可望不得不暫時敗退。
初五日,兩廣總督郭之奇率軍抵達布柳江南岸,離紅水河只有不到兩日路程,孫可望有心(本章未完!
第二百七十章 新目標:安南
撤退,但又不願就這樣放任李定國與楚軍匯合,可那李定國偏偏不安分,主動出擊迎戰,於陣前辱罵挑釁孫可望,孫可望大怒,出兵攻殺。
這一次,孫可望以眾炮集中火力轟擊李定***中戰象,那戰象雖然皮糙肉厚,但也是血肉之軀,如何擋得住火炮的轟擊,被轟殺數頭,兩軍步卒再戰,李定國佯裝敗退,倉皇逃過紅水河,孫可望緊追不捨,意圖親自追殺過河,他身邊的部將及時攔住了他,提醒道:“國主,窮寇莫追!李定國一向狡詐,更何況那白文選不在軍中,恐怕有詐!”
被部將一提醒,孫可望也稍稍冷靜了下來,他命麾下部將渡河追擊,自己坐鎮後方伺機而動,追兵渡河後,李定國眼見孫可望小心謹慎無渡河之意,心中清楚伏擊之計恐怕不成,便退而求其次吃下這支渡河秦軍,在那秦軍進入伏擊圈後,伏兵四起,李定國親自率軍衝入敵陣接連斬殺數十人,秦軍膽寒,紛紛四散而逃。
紅水河對岸的孫可望見果然有伏兵,果斷放棄對岸的兵馬,下令撤軍。
雖然沒能讓孫可望中計直接斬殺此獠,但能夠反殺一支追兵,也算是重振了被追擊多日以來日漸消沉計程車氣,李定國隨後清點兵馬,清理戰場,移師與郭之奇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