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一十七章 前夕

李騰蛟是李姓文人的名字,他本是四川的一個舉人,在清軍殺來後他的家中父母與妻兒全都死於戰火之中,只有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幼子和他倖存下來,在他走投無路幼子即將餓死之時,是韓王朱璟溧收留了他,並將他收為親信幕僚。

自從跟了朱璟溧以後,這位與大將何騰蛟同名不同姓的文人就暗中發誓,要為韓王鞠躬盡瘁,奉獻自己所有的價值。

因此,在韓王決定在山東對蘇言下手後,李騰蛟就主動接下了這一嚴峻的任務,發誓不成功便成仁,若是沒辦法殺死蘇言,他就自刎在山東,絕不返回南京,暴露韓王。

朱璟溧極為感動,他也表示將會極力撫養李騰蛟的幼子成年,為他尋得一名好夫子,培養成才,了卻了李騰蛟的後顧之憂。

和李騰蛟一同來到山東的除了那個同為韓王親信的王姓文人外,還有五名軍旅出身的武藝高超的武士,他們都是與韓王一同從北方殺到南方的忠心之士,他們也將執行此次刺殺行動。

為此,他們每個人都攜帶了箭簇塗抹了毒藥的弩矢與弩機,他們的刺殺方式一開始就確定了下來,將盡量在遠處狙殺,只要能夠確定蘇言外出的行程,提前埋伏下來,成功率其實就已經達到一半了。

剩下的一半,就只能看天意了,若是天意決定讓他們成功,五個人同時射殺定能奪去蘇言的性命,可若是天意不在他們這一邊,那也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孔興燮的任務便是提前摸清楚蘇言的行程,他只需要搞到這些,之後發生的事情就與他沒有關係了,這剛好是孔興燮想要的,他當即拍著胸脯答應了下來,隨後離開了李騰蛟一行人的下榻之所。

孔興燮離開後,名為王守禮的幕僚湊到李騰蛟身邊,他和後者一同站在二樓窗臺後,看著孔興燮幾人匆匆離去的背影,提出了自己的內心疑問:

「文服,你怎麼確定這孔興燮不會為了換取蘇言的赦免而將我們出賣出去?」

「他若是足夠聰明的話,就不會做下這種損人不利己的蠢事。」李騰蛟搖了搖頭,回答道,接著他在王守禮疑惑的目光中為他解釋道:「蘇言可不會因為他將我們出賣了而放過他,以我對蘇言的瞭解,他也不會放任孔家繼續在曲阜盤踞,為禍百姓。」

相同的問題也出現在孔興燮身邊的外孔管家口中,他也提出了相同的疑問,聽了他的疑問,孔興燮卻是想都沒想,就露出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說道:

「你跟了我這麼多年卻沒有絲毫長進,那蘇言豈是我出賣韓王就能擺平的人?若他真的就這麼好對付,我又怎麼會被迫與虎謀皮,冒險一搏?」

管家被這一通反問,一下子啞口無言,只好擺出一副受教了的姿態,唯唯諾諾的點頭表示自己聽進去了。

回到下榻的地方後,孔興燮便開始思考該如何掌握蘇言的行程,蘇言臨時居住的總督部院內並沒有他的人,而且他就算收買了部院內的下人,多半也是得不到什麼結果的。

因此,唯一可行的辦法還是在外面做文章,讓蘇言離開守備森嚴的總督部院,到開闊的街道上,就算他身邊的護衛再怎麼神通廣大,也擋不住四面八方暗藏的殺機。

孔興燮思考再三,腦中卻是逐漸形成了一個可行的計劃。

與此同時,蘇言還不知道自己已經陷入了密謀的旋渦中心,他派出了跟著自己來到北方的錦衣衛前往曲阜縣周圍收集孔家這些年來巧取豪奪、欺男霸女的罪狀,力求在一個月內解決掉孔家這個地方上的龐然大物。

不過,似乎孔家早就對此做好了防範,滲入曲阜的錦衣衛調查多日卻始終沒有收集到相關的罪狀,針對當地人的詢問也都碰了一鼻子灰,當地百姓似乎很是忌憚談論這種事,一聽到是關於孔府的,

馬上臉色大變,躲得遠遠的。

不僅如此,錦衣衛們碰了一鼻子灰以後沒多久,就有一大幫穿著孔府家丁服飾的人持械朝他們跑了過來,明顯來勢洶洶,不懷好意,錦衣衛們也知道不能和對方硬碰硬,連忙逃離了曲阜縣的地界,回來向蘇言彙報此事。

孔府的人之所以如此氣焰猖獗,無非是得到了孔興燮的指示——他命人連夜返回曲阜,命令家中的奴僕和家丁對出現在曲阜打聽的和形跡可疑的外地人重拳出擊,希望以此激化矛盾,讓蘇言親自前往曲阜。

透過錦衣衛們的彙報,蘇言更加意識到了孔家在曲阜縣本地的勢力,他本來想用較為溫和的手段取締孔府,可眼下孔府的囂張氣焰已經成功讓他生起了不滿的情緒。

因此,監國二年四月廿五,蘇言命令張煌言留守濟南府,他藉口兗州府境內出現匪患,親自率軍離開濟南府,前往兗州鎮壓匪患。

蘇言的決定沒有被刻意隱瞞,很快就鬧得滿城風雨,平民百姓還單純的相信蘇言此行是去平定匪患,對蘇言讚不絕口,可孔興燮等孔家人非常清楚,這是孔府家丁的動作成功驚動了蘇言,他此行是欲假道滅虢,實際上是準備直接對孔府下手了。

心中憂慮之餘,孔興燮連忙再次找上了李騰蛟,後者卻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他輕聲安撫著孔興燮的情緒,胸有成竹地說道:「衍聖公請放心,鄙人已經部下了埋伏,讓那蘇言還沒出城就先一步死在城內。」

「你們打算怎麼做?」孔興燮擔憂地問道。

箭在弦上,但他還是充滿了擔憂,因為他還不清楚這些人的本事到底高超不高超。

「這一點就不勞衍聖公費心了,我們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衍聖公只需要待在家中等待我等的好訊息即可。」

孔興燮哪裡真能沉下心來等待訊息啊,但他沒有拉下架子與對方爭論,轉身回到了下榻之所,一邊派人監視李騰蛟一行人的動向,也留心城中的態勢以及蘇言什麼時候出發。

兩天後,四月廿七,蘇言正式開拔,他決定率領第三鎮第一旅和近衛團的兵馬出發,在他看來,小小孔府,一個旅就能夠擺平了。

出發時,蘇言是騎馬從總督部院出發的,到城外再與兵馬匯合,他在將軍衛隊和部分近衛步兵的護送下向城外而去,走在主幹道上,兩邊的百姓都好奇地駐足觀望,爭先想要見識見識傳聞中的高高在上的楚王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