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言與朱成功相談一會後,就見鄭茶姑和董酉姑手牽著手從後堂走了出來,鄭茶姑的臉上還帶著羞澀的笑意,一看就知道她們在裡面肯定聊了一些不可為外人道也的悄悄話。
見兩人出來,蘇言也就站起身來,走到鄭茶姑面前很自然的牽住她的手,對朱成功和董酉姑說道:「大兄、大嫂,我和六妹就先回去了。」
「這麼著急回去作甚,留下來一起吃頓午飯吧。」董酉姑挽留道。
「你怎麼想的。」蘇言偏頭看著比自己低半個頭的鄭茶姑,輕聲問道。
「都聽夫君的。」鄭茶姑說道。
蘇言沒有繼續說話,他看向董酉姑,行了一禮,客氣道:「那就麻煩大嫂了。」
「這說的什麼話,都是一家人。」董酉姑笑眯眯地說道,隨即命人準備午飯,蘇言和鄭茶姑便在鄭府吃了午飯後,才回到總督府。
回到總督府後,沒來得及與鄭茶姑溫存,蘇言就馬不停蹄的前往城西北的軍營,檢視魯王軍的考核淘汰情況。
雖然考核早已結束,不過蘇言這幾天都在忙於成親事宜,所以就拖到了今天才來。
等他到軍營時,發現魯王系的將領早已在這裡等候,他們每個人的表情都不怎麼自然,為首的張名振兄弟倆見蘇言過來,連忙迎上來,臉上露出了尷尬的笑容。
「殿下,您來了,這是淘汰名單,請您過目。」張名振手裡拿著一本登記冊,對蘇言說道。
蘇言沒有接過來,他掃了一眼周圍人的臉色,道:「不必了,直接告訴本督,多少人被淘汰?」
「參加考核的有一萬四千三百八十五人,考核後被淘汰了三千四百九十人。」張名振回答道,他的表情有些難堪,這直接就被淘汰了差不多四分之一的人,淘汰率太過誇張了一點。
「居然還能剩下這麼多人。」蘇言倒是覺得淘汰的人少了,他驚訝地說道:「本督還以為,至少會有三分之一的人會被淘汰呢,看來你們的兵丁還不是那麼差。」
「郡王殿下,既然考核已過,那將士們接下來是不是要進行訓練了?」蕩湖伯阮進詢問道。
「自然。」蘇言點了點頭,道:「左都督張名揚、安洋將軍劉世勳,本督一會給你們開憑證,你二人手持憑證前去武庫調撥頭盔甲冑各一萬,確保全軍將士皆披甲,待整裝完畢後再進行訓練。」
一聽到可以分發盔甲,這些魯王系的將領們的臉色都好轉了許多,為將者自然知道高披甲率帶來的好處是什麼,有披甲和沒披甲的表現完全是天差地別。
有穿盔甲的作戰之時將會表現得更加勇猛,而不著甲作戰時,他們會擔心在戰鬥中負傷,廝殺起來也難免會有些畏首畏尾。
張名振想起了之前蘇言承諾會根據他在攻城中的貢獻分發給他一批武器裝備,因為他後面返回舟山而沒有拿到,現在看來,他承諾的那批軍械應該是藉著這個由頭髮下來了。
蘇言並不知道張名振的內心所想,他接著說道:「軍械由本督提供,本督在這邊先提醒各位一句,本督最容不下吃空餉的情況發生,若是被本督查出來了,不論身份高低,皆予以嚴懲,望各位謹記。」
眾將心中一凜,皆抱拳說道:「末將謹遵郡王叮囑。」
蘇言點了點頭,又道:「軍中淘汰這麼多兵丁,剩餘的一萬餘人就編為五個營吧,每營二千餘人,你們自行決定營官人選,只需決定後向本督彙報即可。」
說完,他又囑咐了幾個點後,便回到帥帳內,開出一個憑證,蓋上新印製出來的四省總督印,讓人交給張名揚和劉世勳,隨後就離開了軍營。
婚禮過後,就該重新調整商稅了。
有明一代,商稅一直都沒有
超過明太祖朱元璋規定的三十稅一,準確來說,明初的稅率應該在3.16%,明晚期的稅率卻降低到了1.97%,會降低到這種程度不得不說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是他們的堅持不懈才讓皇帝不得不讓步,不「與民爭利」。
蘇言調整商稅的參考物件是晚清,也就是動不動就賠款幾億兩白銀的晚清,他們能夠賠款這麼多錢,就證明了他們搞錢的方法很強。
不過晚清是搞出了一種名為厘金的稅,此稅侷限性較大,且具有濃厚的時代背景,蘇言並不準備照搬全抄,把厘金提前數百年弄出來,他要參考的只是厘金的賦稅比率,晚清各省的稅率主要在1%到10%之間,每個省都不一樣,不過超過2%才是主流。
然而,明初的稅率就有3.16%了,蘇言肯定是不會把商稅往低了定,經過一番考量後,蘇言便決定將商稅定為5%,一下子太高了反而可能把商人逼走,等日後商人適應後再提高,起到溫水煮青蛙的效應。
除了增加商稅外,為了防止偷稅漏稅的情況發生,蘇言還決定新建一個部門,名為稅務司,專門負責查稅收稅。
調整稅率這件事,蘇言並沒有和其他官員商量,因此在他宣佈出來後,頓時在文官中引起了軒然大波,相較於提高商稅,設立稅務司都顯得無關痛癢了。
文官們紛紛七嘴八舌地勸諫蘇言,情緒很是激動,他們就差指著蘇言的鼻子說:「三十稅一是祖制,連皇帝陛下都不敢調整超過這個標準,你一個小小的郡王,哪裡來的膽子敢違背祖制?」
反對的主要是魯王一系的文臣,不過連張煌言的眼中都帶著不贊同,其他人的意見蘇言可以不管,不過為了張煌言這個他準備拉攏到自己麾下的人,蘇言還是耐著性子解釋道:
「祖制雖大,卻也不是隻能一成不變的,眼下胡虜犯我中原,提高商稅也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軍費,擴充軍隊,添置兵械,驅逐韃虜恢復中原,西進勤王,迎陛下回京。」
說完,為了徹底堵住他們的嘴,他又說道:「各位大人要是還是反對,那就請效仿玄著,疏散家產,捐給朝廷作為軍費,若是各位大人當真如此慷慨,本督便再不提高商稅。」
蘇言此話一出,頓時將所有人的話都堵住了,連帶著被蘇言順道誇讚的張煌言也露出了不好意思的表情,他們可以在舟山淪陷時為國捐軀,可要是把自己所有家產捐出來,他們還是會猶豫的。
再說了,何必為了那些商人把自己的全部家產都搭進去?
於是,沒有了文官的反對,蘇言順利的將提高商稅的政策宣佈了下去,不過政策頒佈後,很快就在江南一帶的商人團體內引起一片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