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下南京、收編了魯王一系的軍隊後,蘇言麾下的兵力擴充的厲害,再加上福建來的一萬兩千多名士兵已經進入江南省,蘇言便準備重新劃分軍隊編制,並在軍中推行一套爛大街但有用的體系。
廢除現有的哨以上編制,設立新的編制。
以及……軍銜制。
軍銜制雖然在網文中屬於是爛大街的操作了,但他能夠被廣泛流傳就足以證明這套體系非常實用,並且隨著軍隊逐漸往僱傭兵制、職業化發展,軍銜的產生也就成為了必然。
對於軍銜等級,蘇言參考了自晚清開始的天朝軍銜等級制度,從列兵以上分為四等,每一等都對應了軍職中的一個等級。
列兵就是普通士兵自然
不用說,不過在列兵以下還有一級名為輔兵,懲戒營皆為這一等,他們是軍銜等級中的最底層。
軍士:下士(伍長)、中士(什長)、上士(哨長)、軍士長(哨官)。
初等官佐:右軍校(副連長)、左軍校(連長/副都司)、大軍校(都司/副參將)。
中等官佐:右都尉(參將)、左都尉(旅帥/副將)、大都尉(總兵)。
上等官佐:右將軍、左將軍、大將軍。
如此排列下來,一目瞭然。
軍銜制,蘇言參考了辛亥革命後的臨時政府推行的軍銜制度,相較於晚清的正副協都統、參領、軍校,這套更適合漢人軍隊的命名方式。
改制後,除輕步兵、擲彈兵和騎兵等編制較為特殊的兵種外,普遍以5人一伍、10人一什、40人一哨、120人一連、六連為一營、三至四營為一標、二至四標為一旅、二或者四旅為一鎮。
營官名為都司,標官名為參將,鎮官名為總兵,旅則是來源於周禮中的旅,其長官為旅帥。
其中,裝備燧發滑膛槍的兵種將單獨編制,冷兵器部隊依舊與鳥銃手聯合編制。
神機營最先得到改變,神機營的編制從此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青龍左旅」。
蘇言將攻克南京後獲得的激勵禮包內的線列步兵、哥薩克步兵、巴爾吉爾步兵都召喚了出來,與神機營內現有的26個步兵連隊加起來就一共有42個步兵連隊。
不過考慮到輕步兵只有兩隊,擲彈兵算上激勵禮包也只有七隊,手臼炮兵連六隊,除了兩個標的第一營能夠有四個步兵連隊、一個輕步兵連隊和一個擲彈兵連隊的搭配外,其餘的營都只能五個步兵連隊搭配一個擲彈兵連隊。
剩餘的六隊手臼炮兵連單獨建制為一個營,編入只有三個營的第二標,兩個標下屬的營數量便能夠齊平,改編後,左旅足足有戰兵6570人,下轄一個炮兵連,8門12磅步兵炮、12門12磅步兵榴彈炮、12門4英寸臼炮。
如此強大的炮兵火力,足以摧毀任何敵人,這也是蘇言底氣的依仗。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是以四象神獸之首的青龍為名,此旅將士皆以蒼龍為戰旗。
第二個純火器部隊是基於福建來的6120名哥薩克步兵的編制,這51個連隊計程車兵被編為青龍右旅,同樣舉蒼龍戰旗,下轄兩個標、一個與左旅相同編制的炮兵連。
右旅的炮兵連直接將蘇言的系統空間裡的庫存全部掏空了,之後就只剩下了繳獲來的紅夷大炮、佛朗機炮和虎蹲炮能夠使用。
如果不是因為四象神獸各自代表的顏色拿來做軍服會花裡胡哨的,蘇言還想讓青龍旅的將士都穿青色的軍服呢。
組建青龍左右旅的兵馬後,蘇言將目光投向了原魯王系的那一萬多名官兵身上,他將這一萬多名官兵單獨編為一鎮,名號舟山鎮,下屬左右兩旅各五千,為了安撫原魯王系將士的人心,他任命張名振為舟山鎮總兵。
其餘魯王系將領,由張名振自行任命。
中軍營因為人數太少,暫且不動,福建來的6120名俄羅斯衛戍軍編為朱雀左旅,同樣暫無旅帥。
江北,王翊帶過去的八千兵馬單獨編為一旅,號白虎左旅,蘇辭帶過去的六千兵馬編為一旅,號白虎右旅。
江西,蘇定遠麾下五千餘人編為玄武左旅,撫州賴洵三千餘人編為玄武右旅,缺編可自行在本地徵募兵員補充。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蘇言就嚇一跳,不知不覺間,他的麾下居然已經擴張到五萬多名將士,就算去掉張名振麾下那一萬多名官兵和江北的幾千清軍降兵,也還是有四萬多人是擁有足夠戰鬥力的。
這些兵力,不說席捲整個天下,打遍長江以南無敵手不成問題吧?
……
蘇言定下的軍銜制與新軍制很快就傳達到軍中的基層,軍中上下將士都忠誠於他,因此自然無人表示反對。
不過,他們還是對新官職的稱呼有些困擾,熟悉的隊長隊官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連長和副連長,守備一職也被廢棄,都司、參將都多了一個副職,還有江北的蘇辭和王翊,他們接到旅帥的任命後都一臉懵逼,詢問了前去傳令的人後,才終於弄清楚這旅帥是個什麼東西。
不管怎麼說,蘇言的軍銜制和新軍制推廣以後,便在軍中引發了巨大的反響,尤其是其中的軍銜制,獲得的軍銜直觀的代表了將士們的身份地位,讓他們心中產生了極大的滿足和虛榮心,對繼續往上爬充滿了鬥志。
------題外話------
感謝士官後勤部的打賞。本來打算每天更八千,結果卡文卡了一個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