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大將,前方出現朝鮮水師主力!」
日本水軍船隊內,最前面探路的小早船在看見朝鮮水師那龐大的船隊後,第一時間返回其本陣內,向水軍大將加藤明友彙報。
加藤明友雖然是戰國時期的水軍名將加藤嘉明之孫,但他的水戰指揮能力實際上並沒有加藤嘉明那麼出色,不過放在日本國內,也算得上是矮子當中挑高個了。
聽到前方出現朝鮮水師主力的訊息時,加藤明友一下子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得到的情報是,朝鮮水師除了少量戰船對外防備外,其主力皆參與護送夏軍兵船的行動之中。
可現在,朝鮮水師主力居然出現在了自己面前,難不成他得到的情報是夏軍和朝鮮人故意放出來的假訊息嗎?
不管怎麼說,朝鮮水師主力就在面前,他當即下令全軍組成進攻陣型——日軍以作為大將船的安宅船作為核心,其餘安宅船護衛在大將船周圍,關船在更外圍,小早船被部署在前。
他試圖利用小早船的機動性,頂著朝鮮水師的遠端火力突入朝鮮戰船之中,以火矢、鐵炮和焙烙玉之類的武器與朝鮮水師陷入近戰,從而削弱朝鮮戰船的火炮之利。
「進攻!」
隨著日軍船隊展開攻擊隊形,朝鮮水師也開始變幻軍陣,李安以外層鋪上鐵甲與尖刺的龜船作為先鋒,板屋船部署於後,展開一字長蛇陣,而作為護衛的劍船、猛船則被部署於板屋船之間,防備日軍小早船突入。
嗚——
伴隨著沉悶悠遠的號角聲,朝鮮水師也主動向日軍發起進攻,十二艘龜船在前方乘風破浪,朝著日軍戰船疾馳而去,在進入射程範圍後,日軍安宅船當即朝著作為先鋒的龜船開炮射擊。
只聽一陣陣炮火轟鳴,一道道水柱在十二艘龜船的周圍揚起,其中一發擊中龜船的船身,但並沒有打破龜船外殼的防禦,這艘由李舜臣設計的戰船最初是運用於反抗侵朝日軍的戰爭之中,而在一個甲子之後,在他的孫子手中再次出現在反抗日軍的第一線。
「龜船,衝鋒!」
迎著日軍安宅船的炮擊,龜船依稀間彷彿發出了充滿威嚴的怒吼,迎面撞上疾馳而來的輕型小早船,小早船上的日本水兵驚恐而又絕望地看著那逐漸逼近的龜船,他們想要調轉方向進行躲避,但明顯已經來不及了。
龜船迎面撞上小早船,輕而易舉將脆弱的小早船拍成碎片,船上的日本水兵皆落入水中,拼命掙扎,一名日本水兵絕望地看著那龜船在撞碎小早船後繼續向前,又撞上了一艘高大的關船,即便是屬於中型戰船的關船也沒能抵擋龜船的撞擊,其船首被撞碎,龜船前面的撞角整個插入關船裡面,將船艙內的日本水軍碾碎擠扁。
龜船衝擊日軍戰船的同時,朝鮮板屋船也調轉船頭,以船身迎敵,在船上軍官的怒吼聲中,一尊尊沉重的炮管被推出炮窗,隨著彩旗落下,引線點燃,火炮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將黝黑的實心炮彈推向半空,呼嘯著飛向日軍戰船!
嘭嘭嘭——
日軍戰船那脆弱的船身在炮彈的轟擊下接連被砸穿,木板橫飛,多艘小早船、關船遭到重創,船身被炮彈轟出幾個大洞,海水遭到入口後瘋狂朝著船艙倒灌,船上的水兵尖叫著想要將滲入船內的海水潑出去,但他們的動作哪裡有海水流入的速度快,船隻逐漸下沉。
隨著板屋船的參戰,安宅船也將目標放在了威脅更大的板屋船身上,雙方戰船開始爆發炮戰,滲入安宅船上裝配的火炮數量不多,但奈何安宅船的數量比板屋船更多,因此一時間雙方打得不分伯仲。
而在炮戰的同時,日軍小早船與關船瘋狂地向朝鮮戰船衝去,沒有裝配火炮的它們在海戰中最大的作用便是靠近敵船,與敵船展開接舷戰
,利用日本水兵最擅長的近戰來擊敗敵方水兵,最終奪取敵船。
而突入敵陣的十二艘龜船頓時成為了集火的目標,龜船遭到了來自四面八方射來的火矢、彈丸與焙烙玉的攻擊,那火矢在射中龜船表面後並沒有將其引燃,而是被外殼的鐵甲攤開,那彈丸就更不用說了,日軍的鐵炮甚至連朝鮮戰船的木製外板都穿不透,又能奈鐵甲如何?
只有那焙烙玉還能造成一點威脅,經驗豐富的日本水兵紛紛將焙烙玉朝著龜船兩側的射擊口擲去,希望能夠將焙烙玉扔進龜船內部,殺傷其船內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