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陸本州島,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武安十一年七月二十,小倉城內,從福岡特意趕來的蘇輔看著室內的一眾將領,語氣堅定但又遲緩地說道。
「日軍已在中國地區部署十四萬大軍,其兵力遠超我軍,若是強行登陸,即便有水師的掩護,仍然會付出巨大的代價,而且隨時都有可能被反應過來的日軍反撲趕下關門海峽。」靖國公袁宗第沉聲說道。
蘇輔卻全然沒有被說服的意思,他說道:「日軍兵力雖然遠超於我,但其軍中大多為烏合之眾,正面野戰之中,日軍絕無勝利可能,不過,日本也並非那麼容易就能被征服的,本督已經向朝廷上奏,在山東各省組建第七鎮作為徵日援軍。」
聽到蘇輔已經向朝廷上奏組建新的軍隊,一眾將領都點了點頭,雖然徵日作戰進展迅速,日軍全然不是夏軍的對手,但夏軍終究兵力還是太少了,日軍雖然兵種質量差,但他們勝在主場作戰,能夠隨時進行增援,而夏軍只能從隔海相望的本土大費周章的運輸兵馬前來。
而且,在目前的筑紫省內,夏軍兵力不過八萬五千餘,還分散在瀨戶內海的沿海各地區,防備日軍登陸,內陸主要靠一同徵日的五萬朝鮮官軍進行維持,夏軍若是想要對中國地區發動大規模登陸作戰,就必須要冒險撤守日向府等沿海地區。
蘇輔經過一番思想博弈以後,還是決定集結重兵,強渡關門海峽,登陸長門國。
為此,他將第一鎮全部集結在豐前府,準備以第一鎮作為主攻,第四鎮除了部分兵馬仍然分散在沿海地區駐防外,大部分兵力則是作為預備隊,一旦第一鎮進攻失利,第四鎮便投入增援。
蘇輔不願等待第七鎮組建完畢再抵達日本以後再發起進攻,他非常清楚,從筑紫到江寧,再到朝廷下令徵兵——徵兵完成——訓練新兵——再到入朝等待運往筑紫,這段時間最快也可能要半年之久,給日軍半年時間,中國地區的日軍可能就不止十四萬了。
因此,在蘇輔的堅持下,強渡關門海峽,登陸長門國的計劃最終制定下來。
這場登陸行動將在八月初一開始,由蘇輔親自擔任主將坐鎮小倉城,靖國公袁宗第親領第一鎮渡海,涪侯譚文、仁壽侯譚詣作為副將,一同親臨一線作戰。
在登陸計劃敲定後,第一鎮隨即進入戰備狀態,北洋水師也全部調往關門海峽,在朝鮮水師的掩護下向關門海峽一帶的日軍戰船發起猛烈進攻。
日軍水師本就不佔優勢,在聯軍水師的猛烈攻勢下很快敗退,將關門海峽的制海權拱手相讓,聯軍水師的這一舉動頓時引起日軍特使阿部忠秋的注意,他敏銳地察覺到這是夏軍發起進攻的前兆,他於是下令沿海日軍提高戒備,並向沿海地區增兵。
豐後府與長門國之間相隔的關門海峽很是漫長,日軍在每段海灘都部署了重兵,設立了高高的瞭望塔,用以監視海對岸的夏軍動向。
在這種情況下,夏軍的一舉一動都會被日軍監控到,因此蘇輔放棄了耍什麼陰謀詭計,既然擁有足夠的實力,那就直接強推吧!
於是,時間很快來到八月初一清晨。
八月初一的清晨,關門海峽難得出現了濃郁的霧氣,從長門國的瞭望塔無法清楚看見海對岸的情況,這讓許多日軍哨兵下意識提起了警戒。
而在海面上,二十九艘高大的西式戰艦乘風破浪,在陳釗俊的率領下突入關門海峽,隨著蘇輔的一聲令下,浩浩蕩蕩的登陸行動正式打響。
清晨,夏軍戰艦衝出濃霧的掩護,抵近長門國海岸,當夏軍戰艦出現的瞬間,瞭望塔上的日軍瘋狂敲響示警的銅鑼聲,伴隨著急促的響聲,營地內的日軍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日軍匆忙換上甲冑,拿上武器跑出營帳,進入各自
的戰鬥崗位準備戰鬥。
在他們的目光下,夏軍戰艦卻只是停泊在海面上,如同俯視卑微的螻蟻一般,靜靜看著慌作一團的日軍營地,日軍並沒有嘗試用火炮對海面上進行炮擊——準確來說,他們曾經試過,但火炮射程並不足以擊中夏軍戰艦。
相反,夏軍戰艦上的火炮能夠輕易將他們覆蓋,但令他們不解的是,夏軍並沒有對他們進行炮擊。
在日軍疑惑的目光注視下,海面上逐漸出現大量的舟船,當看見那些舟船後,在場的每一個日本士兵都神色大變,親臨前線的長門國藩主更是面色慘白,他如何不清楚那些舟船代表著什麼——夏軍登陸了!
「準備戰鬥!」
「鐵炮手,裝填彈藥!」
隨即,日本營地內再次陷入一陣慌亂之中,日軍士兵皆嚴陣以待,鐵炮手們紛紛站在木柵欄後面,將鐵炮探出柵欄,目光渙散地盯著那越來越多的夏軍兵船。
在他們的注視下,第一艘夏軍兵船衝上灘塗,一塊塊長踏板被放下,全副武裝的夏軍士兵順勢而下,隨著第一名夏軍的靴子踩在柔軟的沙灘上,日軍一方終於坐視不住,不知誰先吶喊了一聲,日軍營地內的南蠻大筒與國崩炮先後發出怒吼。
那黝黑的圓形炮彈隨即從炮口飛出,呼嘯著飛向灘塗上的兵船與夏軍士兵,夏軍士兵連忙分散躲閃,一發炮彈帶著凌厲的破空聲直直擊中一艘兵船的船身,在船身上打出一個巨大的缺口,隨後又殺傷了多名夏軍士兵。
更多的炮彈則是落在沙灘上,濺起一片片沙粒,在夏軍的呼喊聲中,沙粒如雨幕般落下,而彈飛的炮彈也混在其中,落入人群裡面,迎面就將一名夏軍步兵的上半身削去,隨後又向後砸死砸傷數人,才終於落入水中。
在日軍開炮後,海面上的夏軍戰艦似乎被開啟了機關一般,紛紛將火炮探出炮窗,隨著一道道軍官的呼喊聲,刺眼的火光從側舷的一段點亮,隨後迅速蔓延整個側舷,裝配在側舷的數十門火炮依次開炮,那射出的猛烈炮彈如雨點般砸入日軍營地之中!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