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八十四章 武安大行(大結局)

一年後,武安二十二年,秦王蘇辰安年滿18,他與俄國長公主索菲婭的大婚在京師江寧舉行。

為了表示對這場聯姻大婚的重視,俄國攝政瑪麗婭·米洛斯拉夫斯卡婭親自帶領使團抵達江寧,作為俄國國王和索菲婭長公主的共同母親,索菲婭見到她的時候,不禁淚流滿面,不顧周圍人的目光抱著她敘說著自己的思念之情。

雖然只是秦王的大婚,規格不比太子奢華,但對於這些從泰西來的窮親戚來說,還是足以震驚得他們大跌眼鏡,俄國人都貪婪地看著那金碧輝煌的皇宮和大婚上使用的昂貴的器物,他們在歐洲從未見過比這更加奢華的排場。

在大婚後的第二天,蘇言下令將秦王蘇辰安分封波斯,以波斯都護府所轄之地作為秦王蘇辰安的封地,從內帑撥款,命工部將其首府伊斯法罕的原波斯皇宮進行改造,改為新的秦王府。

蘇言的這一聖旨震驚了滿朝文武,朝臣們都從中管中窺豹,看出了皇帝這一舉動的背後意圖,但他們並不認同皇帝的旨意,紛紛上書表示反對。

他們反對的是將親王外封,親王外封從漢朝到明朝,都逃不過親王叛亂的陰霾,先漢有七國之亂,晉有八王之亂,明又有燕王靖難之役,無一不是親王手握兵權才導致的叛亂。

朝臣們認為,將親王外封的確可以鞏固對地區的統治,但讓親王掌兵充滿了威脅,一旦親王野心勃勃,起兵叛亂,朝廷就必須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前去討伐。

對於朝臣們的反對,蘇言在第二天的朝會上告訴他們,親王外封他勢在必得,都護府這一制度充滿了不穩定,國力強盛時還能繼續維持下去,可一旦中央衰弱,無暇顧及泰西,都護府就會如無根浮萍一般被輕易推翻。

而將親王外封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讓親王世代為中央鎮守地方,維持朝廷在泰西的統治,而朝臣們擔心的叛亂,在他看來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親王們的封地遠在千里之外,到漢地路途遙遠,就算叛亂也對中央產生不了威脅,安西邊軍和其他幾個藩王就足以將其平定了。

蘇言心裡非常清楚,他一手建立的這一龐大帝國,是無法長久維持現在的廣袤版圖,在系統的幫助下,他在位期間泰西的領土還能相安無事,可一旦他去世,地方失去了系統的約束,很有可能爆發叛亂,導致安西以西的領土獨立脫離。

想要同化地方的民眾,這是一件非常長遠的事情,雖然蘇言現在正努力同化被征服地區的人民,但想要將其徹底漢化,讓他們對大夏有歸屬感,起碼也要等到兩三代人以後才有成效了。

他分封諸王,為的就是在那之前進一步穩固對地方的統治,藩王對於他們的封地的治理肯定比都護府更上心。

不過為了減少藩王叛亂的機率,蘇言也要加一點約束才對,蘇言因此效仿明太祖朱元璋的政策,為藩王設定三標的常備軍,限制擁有一個炮兵營,藩王同時兼任副都護,參與對都護府的軍政要務的決策。

不過,藩王只有在戰時,在獲得大都護的允准後才能調動都護府軍隊,否則他都只能調動直屬於自己的常備軍,而都護府的財政每年也要分出一部分用來作為藩王直屬軍隊的軍餉。

大都護每四年調換一輪,以此來確保大都護不會與藩王聯合,而為了防止藩王直屬軍隊發動兵變奪取大都護的權力,而後者無力對抗,大都護也設定一旅兵馬作為直屬——除了這一旅的直屬兵馬外,每個都護府都下轄三個旅的兵力,平日分散駐紮在各個城市和要道,戰事集結調動。

蘇言的這些政策確保了藩王只有在戰爭爆發期間才能夠擁有更多的權力,當然這是理想狀況下的,具體實施起來能不能有這個效果,那他就不好保證了,畢竟每個政策都是一開始實施得好好

的,等到許多年過去就會產生變化了……

在蘇言將對都護府與藩王之間的關係解釋給朝臣以後,朝臣們雖然還是不太放心藩王外封,但他們還是勉強平靜了下來,不再有反對的聲音。

另一邊,朝廷下令組建秦王衛軍,這支軍隊從各支軍隊中挑選精兵,他們有家室者也需要一同遷往波斯,經過兩個多月的組建,三個標的編制才終於湊滿,秦王於是帶著他的新婚妻子,在皇帝、皇后和一眾親人們依依不捨的目光中踏上了前往封地的道路。

看著遠去的秦王車駕,蘇言心中百感交集,他心中非常清楚,波斯到這裡路途遙遠,次子這一前往,恐怕這輩子都不會再回來了,而這也是他和次子的最後一見。

和秦王一同前往的還有波斯大都護沐天波,沐天波在波斯的威望頗高,還需要他來穩定波斯地方的人心,而他的兩個兒子倒是沒有一同前往了,長子沐忠顯被調入兵部擔任侍郎之職,次子沐忠亮調入總都督府任職。

另外,傅興華身上的徵西大將軍、西海都護府等職位也被卸下,剛好定國公張名振身體微恙,向蘇言上奏請求允准他辭官養病,蘇言便將傅興華調為總都督府右都督,暫時代替張名振。

兩年後,武安二十四年,經過數十年的戰亂,德川幕府終於從內戰中決出勝負,擊敗了仙台藩的軍隊,重新統一了東瀛,但大夏顯然不會給他們恢復國力的機會。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