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華趕到這裡,也被這宏大的場面震驚了。
他這輩子,乾的最多的就是改造土地,想當初剛進疆的時候,兵團沒有一塊好地。
都是老首長帶著戰士們,挖渠引水,撿石頭,改造鹽鹼地,就這樣一小塊一小塊的啃出來的。
他們那時候住地窩子,工具只有鐵鍬和坎土曼。吃的喝的就更別說了。
關鍵是進度還慢啊,一人一天幾分地那麼挖,如今看著兵團的耕地是不少了,但是那都是第一代兵團人這麼啃出來的。
可是如今呢?就這樣一個小胖子,一拍腦袋就可以幾萬畝,幾十萬畝的要改造土地,這要是擱以前絕對會被罵瘋子。
可是現在真的是“瘋子”嗎?
劉慶華知道不是,看著這震撼的場面,他連自己來幹啥都給忘了。
這種大面積的土地改造,要花多少錢其實劉能也不知道,因為幾個山尖尖削平之後是石頭是土還不知道。
如果是石頭,那麼還要覆蓋土層,再加上把這滿地的石頭弄乾淨,那資金可就是個天文數字。
而且按照劉能這小子的計劃,附近都要這麼弄,山尖全用來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
山坡和山谷放牧,這樣一來。可利用的土地那就多了,多的叫人不敢想象。
看見劉慶華來了,劉能覺得來了親人,沒有誰比他更懂得這一代人是如何迷戀土地了。
於是把這宏偉計劃又說了一遍。劉慶華第一個問題就問了一句:
“按你的計劃,這改造資金需要多少?”
本來還在吐沫橫飛的劉能一下子萎靡了,猶豫了一會兒,才不確定想回答:
“恐怕要上白億吧?”
葉雨澤看看楊革勇,楊革勇抬頭望天,他對於這個還真沒啥興趣。
其實葉雨澤也沒有,只是不想打擊劉能的積極性。
如今國家並不缺糧食,很多老百姓的糧食或賣不出去,或者低價出售。
對於劉能研發種子這事兒,他是大力支援的,甚至還幫著解決過資金問題。
至於土地,他還真沒啥土地情節,也許是沒有當初父輩的經歷,他在意的工業和科技的發展。
劉慶華思忖了一陣兒,猛的一拍大腿:
“好小子,幹了!缺多少錢你說話,不過我要佔股份!”
按照劉慶華的為人,換以前他肯定是無償奉獻了,但如今他有了孩子,有了老婆,不能那樣沒有責任心了。
劉能愣了一會兒才喃喃道:“土地是國家的啊?”
劉慶華拍拍他肩膀:“土地可以是國家的,但公司是股份制啊!”
劉能眼前一亮,這薑還是老的辣啊!
不過這事兒肯定要上報討論,劉能不敢自己做主,於是直接開車走了。
葉雨澤有些擔憂的看著劉慶華:“劉叔,這事兒有風險啊!”
劉慶華不在意的搖搖頭:“幹啥沒有風險,無非就是政策上的東西,但上面總會講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