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軍大營。
“大帥,我軍如果強行渡河,恐怕會造成難以估量的傷亡。”晉鄙提醒道。
他擔心趙括為了儘快支援趙軍,發出強行渡河的命令,畢竟沒有幾個將軍會拿別的國家士卒的性命當回事。
他甚至準備,如果趙括下令強渡,他便聯合魏無忌剝奪趙括的兵權。
趙括雖然是魏國的上將軍,但他畢竟是趙國人,在魏軍中並無根基,只要他和魏無忌聯手,趙括就別想指揮動一兵一卒。
“不如我軍從下游渡河?”一名將領提議道。
秦軍只是控制了河水上游部分,下游河段還掌控在魏軍手中。
“不行。”趙括搖了搖頭。
魏軍好不容易打到這裡,如果再撤回去從下游渡河,浪費時間不說,想要打敗秦軍同樣要渡過沁水,得不償失。
“要不我們還是等楚國和韓國的大軍到來,一起渡河吧。”有將領說道。
渡河必然會造成大量傷亡,但是如果是三個國家一起分擔,那麼也不是不能接受,畢竟打仗就沒有不死人的。
趙括看向劉平,劉平道:“韓國大軍已經出發,但楚國還在徵發之中。”
“等不了這麼長時間。”
趙括坐在上首,目光緊盯著地圖,不停地思索應該怎麼辦。
事情到了這一步,打是必須要打的,不打無法擊敗秦軍,但是打的話又不能讓魏軍損失過多。
所謂的合縱,只是利益上的同盟關係而已。
對於魏國來說,一旦損失超過得到的利益,便有可能毀掉盟約。
魏國是第一個與趙國合縱的國家,一旦魏國退出,韓魏兩國想都不用想。
他好不容易湊成的合縱聯盟就會被瓦解。
因此趙括必須想辦法減少魏軍的損失。
“我聽說趙國趙飛騎在河內,不如讓趙飛騎來接應我們。”魏無忌建議道。
如果趙飛騎能夠在魏軍渡河的時候從背後偷襲秦軍,必然可以分擔大量的壓力,魏軍可以趁機渡河,在短時間內立足腳跟。
“不。”趙括猛然站了起來。
所有將領臉色頓時一變,趙括這是決定不拿魏軍當人看了!
趙國人當主帥果然靠不住。
就當晉鄙準備站起來阻止趙括的時候,趙括搖了搖頭說道:“我們不渡河。”
“不渡河?那怎麼打敗秦軍?”所有魏將都驚訝的看著趙括。
趙括指著地圖上的函谷關,堅決地說道:“我們攻打函谷關。”
“攻打函谷關?這可不比渡河容易啊。”晉鄙說道。
函谷關可是天下第一雄關,秦國能夠面對東方六國而不敗,憑藉的便是函谷關。
這麼多年來,函谷關只被攻破了一次,當時的聯軍主帥叫匡章。
但是匡章攻破函谷關也提醒了秦國函谷關並不是無敵的,使得秦國再次加強了函谷關的防禦。
“不,就該攻打函谷關。”魏無忌有些激動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