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章 小飾品生意(四更)

看時間已經是下午三點半了,姥姥和悠悠直去了汽車站。平城到水坑十里路,路上得一個多小時。

悠悠看到路兩旁的地裡種的都是春棉,已經長到的一尺多高,遍地翠綠。

開始還覺得新鮮,看的久了就覺得奇怪,“姥姥,咋這麼多的棉花啊,他們不種糧食吃啥。”

“這裡都是鹽鹼地,種別的莊稼收成少,只好種棉花。鹼地種棉花,拿著苗了可不少收。”

水坑到韓屯走村東的路,回到村裡,先給舅姥爺家送去一隻燒雞。

舅姥姥看到姥姥腳踏車後面的空桶,還是囑咐姥姥小心點收,別砸手裡了。

村裡人看見姥姥回來,都問還收不。姥姥告訴他們接著收,幾個人就跟著姥姥去家裡買手電筒。

一個手電筒不到06元,用手電筒照著,一個晚上能多摸百十個知了猴,大家的賬算的特清楚。再說,手電筒可以用好多年。

多了手電筒,當天的晚上就見成效,姥姥收了二百多斤知了猴。

這次姥姥和悠悠,直接去了水坑公社搭客車,到了平城還沒九點。姥姥僱了個拉貨的,直接去了楊奶奶家。

楊奶奶看見她們進了衚衕,就迎了出來,開啟大門,直接把車拉進了院子。

貨物卸進屋裡,楊奶奶就把1200元錢給了姥姥。看老人拿錢的爽利勁,她的生意絕對小不了。

娘倆告辭出來,姥姥用腳踏車帶著悠悠,接著滿縣城的溜達,熟悉情況。平城的西北是居民區,縣城的老居民大多數居住在這裡。

院落比起來職工的家屬院算是寬敞的,哪家的院子都得有半畝多,房子雖然老舊,大多數是青磚小瓦的建築,房簷造型別致,各具特色。

縣城西南角是n各機關,一個個的院落排列整齊,寬敞的雙開大鐵門用生鐵焊接而成。

這讓悠悠想起,後世許多老人的童年回憶爬大門,原來還不好理解,現在看到實物,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現在的機關有個共同的地方,前面是辦公場所,後面就是家屬區。辦公場所和家屬區之間,有隔開的,也有通著的,都非常安靜。所有的機關都是平房,就連縣委和n也不例外。

縣高中和縣醫院也在這裡,一前一後,佔據的面積都很大。特別是高中的操場,佔了整個校園的一半還多。不像後世喊著“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卻擠得學校連個操場都沒有。

縣城的東南角是各種工廠,棉紡廠、毛紡廠、織布廠、針織廠、被服廠、第一棉廠、酒廠、味精廠、搪瓷廠、麻袋廠、農機廠、草編廠。

大大小小的廠子都是獨立的,每個廠子的旁邊都有家屬院,和工廠都是一牆之隔。

大的廠子佔據一條街道,小的也比機關大的多。整個工廠區,面積比其它三個區合起來都大。

悠悠數了下,這裡有三條東西街,五條南北街。各種門市都有,還不是一個。也多,相當熱鬧。

廠區的中間有個工人之家,高大的房子前面是一片寬敞的空地,四周栽著各種樹木,裡面有彎曲的過道和座椅。好像是廣場和公園的結合體,不過沒有圍牆。整個面積得在百畝以上,看來是工人休閒娛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