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姬淮瑞。
我是大姬朝的四皇子,也是年紀最小最快被封王的皇子,從我出生滿月之後,父皇就直接冊封我為瑞王。
姬朝子民都知道我的存在,畢竟皇宮裡一共就四位皇子,我還是最小的那個,如何能不被人所知呢。
只是見過我的人卻寥寥無幾。
因為我出生的時候頭上就有六個戒疤,欽天監的萬大人為我推算了命格,與佛家有著極深的緣分。
我是相信這個說法的,因為我不吃葷腥,受不了那個味道,從小就是如此,吃進去也是會全部吐出來。
聽說父皇還不信邪,讓御廚用肉變著花樣做,做得都沒有肉味了,尤其該假裝成菜丸子的樣子。
結果一進嘴還是吐了出來。
而自從他讀書之後呢,他也是酷愛佛經佛學,其他的東西他都不喜歡,就喜歡看佛家那些經書,甚至於他對佛家佛學的理解好像是與生俱來的,就連皇家寺廟的主持,都是驚歎表示他是天生就該來學佛法的。
但他父皇可不願意讓自己兒子去當和尚,直接就把那位主持打發走了。
其實不止父皇不願意他去當和尚,母后也是不願意的,母后特別疼他。
當然父皇也是一樣的。
打從他有記憶以來,父皇就很忙,但哪怕再忙,父皇都還是會抽時間過來陪他玩玩蹴鞠,甚至於還命人專門給他打造了一副適合他的弓箭,以及帶他去挑選了一匹小馬,還帶他給馬兒刷洗身體。
他一直都知道的父皇跟母后對他的關愛,要是可以,他也想讓父皇跟母后滿意。
只是他對那些真的沒有興趣。
他更喜歡的還是看佛經讀佛法,母后準他每個月去跟皇家寺廟的老主持見一面的日子,是他最高興的時間。
因為他可以跟老主持討論很多東西,老主持是見多識廣的。
在他八歲的時候,他終於是求到了父皇跟母后的恩准,跟著老主持就雲遊四海去了。
一直到他十八歲,就正式剃度出家。
那一天父皇沉默著臉沒說話,他以為母后會受不了大哭,但是母后卻很平靜,只是拉著他的手坐在位上,輕聲跟他說道:“不需要自責,也不需要愧疚,母后這輩子能生下你,母后覺得很幸福,也很驕傲,在母后的心裡,瑞兒一直都是最好的。”
姬淮瑞的頭髮就是他母后為他剃的。
剃完頭髮他連戒疤都不用點,因為頭上那六個戒疤就是天生的。
父皇跟母后接受了他出家為佛的事,畢竟打從他一出生就有徵兆了,他們是做了十八年的心理建設這才接受了的。
但疼愛他的外祖父跟外祖母是接受不了的。
尤其是外祖母,差點哭暈了過去,因為她老人家是盼著他能夠娶妻生子過常人那種生活的。
但是他卻沒有走上那條路,反而走上了一條與之相悖的道路。
可是他覺得這樣很好,因為他很喜歡,所以就只能自私一些了。
當了和尚之後,他便自己去雲遊四海去修身修心了,不僅去找尋了其他很多有名的大師論法,還從外邊蒐羅了很多佛學佛經。
從二十五歲之後,他就開始在天下各地都宣揚佛學與佛法,他的信眾有很多很多,佛家佛學也是在他之後繁榮昌盛起來的。
他父皇在位的時候十分支援他,甚至於還在國庫充盈的時候耗費巨資為他建立了一座佛家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