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廚子跟主任的關係好了,能讓辦公室主任放心嗎?
所以啊,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心機,不鬼道點兒,活不下去的。
機關領導在大食堂就餐的狀況終結於招待所復業。
時任主管後勤的副主任李懷德去吃了一次,對那裡的廚子讚不絕口。
而後,其他領導也經常去吃,漸漸地,招待就放在了招待所。
招待所裡的餐廳面積更小,環境更好,幹部們也都往招待所去了。
人都說吃飯吃的不是飯,是環境,是心情。
新裝修的招待所,可不就比大食堂和小餐廳要好很多嘛。
再加上那個時候開始,紅星廠與紅星村的合作就已經開始了。
時不時的,總有村裡送來的野豬野味,這伙食標準騰地就上來了。
等招待所的客人多了,招待不開中午飯的時候,小食堂復業的建議就被提了上來。
但為了避免小食堂的幹部重蹈覆轍,並且保證食物的口感,特意從招待所借調幹部兼職,也就是張松英。
按照招待所的標準重新裝修了小食堂,又設計了新的廚具和廚灶。
就連廚子都是招待所借調的,機關裡的幹部們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小食堂,都覺得這裡不一樣了。
結果了,才吃了半年,小食堂的主任換人了。
原大食堂的服務員,後提的招待所主管餐飲業務的股長。
因為張松英另有任用,所以劉嵐藉著某種關係,正式調到了小食堂。
這個位置很好,你就想吧,投河自盡的那個主任才三年就吃肥了。
劉嵐養活家裡仨孩子,又不用像以前似的刮盤子底兒。
幹部的工資本來就不低,守著這個崗位又清閒又舒坦。
常言道,人心不足蛇吞象。
從服務員走到管理崗位上,再到獨立管理一個部門。
劉嵐的心態也變了,覺得這小食堂也不過如此。
每天三頓飯,早晚做衛生。
見著領導了笑呵呵地打個招呼,見不著領導的時候她就是領導。
小食堂的位置很特殊,正位於主辦公樓和大禮堂的夾角里,另一邊則是大食堂,總有種憋屈感。
這小小的二層樓,哪裡有國際飯店光亮啊。
市中心,接待的都是高階幹部和客人,甚至還有外商。
你就看國際飯店裡的幹部和服務員穿的工作服都比廠裡洋氣。
張松英從這走的時候是股長,她調來小食堂的時候也是股長。
所以,憑什麼呀——
劉嵐是不知道“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的。
但她知道憑什麼三個字。
當然了,你要讓她用自己的工資去託關係送禮,她是捨不得的。
透過某種關係遞話,現在也不管用了。
曾經的傍家老李喜新厭舊,得了舞蹈隊的小狐狸精,徹底冷落了她。
說來也是巧了,她那神出鬼沒的男人突然就找上門來求複合了。
當初還是因為她跟李懷德在招待所裡被對方給抓了現行才離的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