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振東的太極拳打的很快,跟孫開山打拳時候慢到無可救藥的情況差別太大,劉伯虎產生了個疑問:唐振東的這個太極拳打的這麼快,孫開山的拳打的這麼慢,他們真的都是一代大師孫玉堯教出來的嗎?
孫開山雖然沒有進入太極的大門,但是卻是經常看孫開山打拳,孫開山的拳,不怕任何人看,而且他都是在劉家的花園打。他的拳,特別特別的慢,為什麼用兩個特別,那是因為他打拳真的很慢,他一趟拳打完,最少要一個小時。
但是劉伯虎能看的出來,孫開山的動作雖慢,但是卻是一個勻速的慢,而不是打了一分鐘,停一分鐘的那種慢。
孫開山孫大師是打拳慢,但是唐振東剛剛被孫玉堯大師收為弟子,怎麼打的這麼快?唐振東其實也不是特別快,而是相比較孫開山來說,那就要快的多了。
太極的拳理,如果沒有師父領進門,想自己理解很難,自己修煉更難。
所以,劉伯虎不理解唐振東的拳是非常正常的。
劉伯虎請教了孫開山很多次後,每次都是不得要領,慢慢的他練太極的心也就淡了,不過每日,他依舊是勤練詠春不輟。
唐振東練拳間隙,劉伯虎掩飾不住心中的好奇,問,“唐生,我看你的太極拳跟孫開山師父的拳有點不同。”
“哦?不同正常,每一種拳法都是個人的理解,你把拳理解成什麼樣,打出來就是什麼樣。”
如果唐振東只是在剛學了太極拳幾天的時候說這話,那在別人聽來,的確夠狂妄,但是劉伯虎幾乎等於是唐振東的粉絲,唐振東說這話的時候,劉伯虎心中感嘆:怪不得自己多次請教孫開山太極拳的道理,人家都跟自己說了,但是自己卻沒法理解孫大師的話,原來太極的道理是要自己領悟。
劉伯虎是真的相信唐振東天賦極高,他跟隨孫玉堯大宗師學拳,只不過短短的三天工夫,就能悟出這樣的道理,高,實在是高。
唐振東的天分是高,不過剛才那話,卻不是唐振東的天分使然,而是這是孫玉堯老先生的原話,他不希望唐振東固定於自己的思維,他希望唐振東能用自己的理解,把太極拳推陳出新,所以讓他不要拘泥於形式。
其實孫玉堯這麼說還有一個深意,他想透過這麼說,看看唐振東另一方面的品質。
聰明人有個特點,那就是愛自作聰明。但是真正的聰明人,卻從來不會自作聰明。
唐振東是個真聰明人,所以他不會自作聰明。雖然師父孫玉堯說了拳法要推陳出新,但是他卻知道,推陳出新有個基礎前提,那就是在熟練掌握了已知拳法的基礎上,才能推陳出新。
唐振東不認為自己的智慧,能比的上太極拳這麼多前輩的感悟,這些流傳下來的都是精華中的精華,所以要發展,必須在繼承的基礎上。
但是拳法到了個人的手中,練起來,有快有慢,慢是練意的遍佈全身,快是練意的銜接連貫。
都說太極拳是練起來慢,打起來快,這話對,但是不全對。太極練起來是要慢,但是慢不是目的,而是一個途徑,一個由慢體會到拳中真意的途徑。那麼慢,既然是個途徑,那是不是隻有慢一個途徑呢?不是,快也是一個途徑,不過快起來後,一般人的意根本跟不上拳的意,所以效果不好,但是假如說快起來後,意照樣在拳中飽滿,貫穿,那沒人規定打太極拳就一定要慢。
唐振東不喜歡搞些理論的東西,他學上拳後,就希望能儘快的把太極拳用在實戰上。在實戰中,必須快,手快打手慢,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唐振東這寥寥的幾句話,對劉伯虎是毫無用處,除了讓他更加佩服唐振東以外,沒有任何別的作用。
“唐生,不知道為什麼,我怎麼感覺有種看不透你的感覺呢,你真的是個商人那麼簡單嗎?”
“呵呵,我在經商之餘,喜歡求神拜佛,大概是拜的佛多了,所以就略微懂了點風水相術。”
關於自己師承鬼谷先生的得意門徒徐福一脈的事情,唐振東自然不會輕易提起,他現在跟劉伯虎說這個的意思,也有讓劉伯虎有機會給自己介紹個生意的意思,掙錢倒不是唐振東的主要目的,最主要的透過掙錢,悟通風水中的一些道理。
劉伯虎一聽唐振東的話,頓時吃了一驚,先前唐振東說自己是個商人的時候,劉伯虎是不大相信的,即使唐振東是個做生意的,那也不是做什麼小生意的,一定是個做大生意的,不過做大生意能親自追那個騙了他的人進入大山?
所以,既然唐振東是個做生意的,那也肯定是個做大生意的。而且他的功夫又好的出奇,能打敗自己家裡的保鏢不奇怪,但是能跟太極大師孫開山打個平手,這就太不可思議了,要知道,孫開山在東南亞一帶可是享有盛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