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趙草看見三丈外的一個人,頓時三魂飛出一魂!對方姓趙,明著是義井裡的小吏,實則是被蕭梁買通的細作,那晚他射殺尉窈失敗,按照杜思衝囑咐的路線往義井方向逃,大喊“有人跳井”,這是暗號,早在裡坊門口等候的趙吏立即鼓動其餘吏救人,趁亂讓他潛進義井裡,從另個門跑掉。
趙草的目力極好,夜再黑也能記清楚趙小吏的模樣,他暗罵句“該死”,擔心的事發生了,兩名男子走向趙小吏,看他們的走路姿態,便知是受過武訓的兵。
“你是義井裡的吏?”
趙僧檦:“是。”他穿的吏衣前後均有標記,撒不了謊。
“我二人是司州署獄吏,有一件兇案和義井裡有關,正好問你,跟我們走一趟吧。”
趙僧檦:“哎喲我膽小,你們可別嚇我。”
“呵,不跟我等走,就不是嚇你那麼簡單了!”
與此同時,尉窈隨元瑀來到司州署,主簿苟起笑著交給她一封信,信封上無字,她知是元茂託人寄來的,元瑀逗趣說:“嫂嫂先看信?”
尉窈擔心元茂在外面查案遇險,早就盼著他的家書,於是顧不上旁人擠眉弄眼,趕緊開啟信看,知他平安,終於放了心。
家事安,該說政務了。
苟主簿:“今早別駕返回,讓我佈置人手清查銅駝街兩旁的鳥窩,說是少卿吩咐的。我思量少卿不會無緣無故安排此事,不免想到那晚第二個刺客能順利逃脫,或許和銅駝街旁義井裡的小吏有關。總有自作聰明且膽大的諜人喜歡看官兵興師動眾胡折騰,所以少卿以鳥窩為餌,想釣細作現身,對麼?”
“嗯。”尉窈給一旁的元瑀、寇猛、陸恭之解釋她為什麼這樣做:“這段時間我閱看了不少從漢至今的兇案,發現多數大凶大奸的惡徒有兩個習慣,一是在官兵眼皮子底下返回作惡的地方,另個習慣是官兵在哪查案,他們便喬裝成百姓圍觀。惡人透過這兩種舉動,表示他們蔑視官府,蔑視獄吏,一旦成功,將助長他們的歹毒,下次犯案就會更殘忍、更囂張。”
解釋完,尉窈看向苟主簿,揖一禮,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開始我沒想到這點,是主簿以此法抓了薛直孝,我才悟到。”
苟主簿含笑點頭,誇回:“少卿心有靈竅,方能一點即悟。願魚兒能上鉤啊。”
他才說出心願,那兩名獄吏把趙小吏帶到了。
巡查內城的耶律參軍匆匆來稟報一訊息,他發現城內出現兩個和尉窈有關的謠言。
一傳梁帝蕭衍送給趙芷兩座城,讓趙芷拖延郢州戰事,被大魏皇帝知道了,趙芷母女要倒黴了,都當不成官了。
另個傳言……趙芷殺了趙修,屍體埋在勸學裡的家。
廨舍裡的人,只有苟主簿知曉第二個謠言是尉窈在推波助瀾,他見尉窈不出聲,就按他的應對手段吩咐耶律參軍:“於城門佈告,告知百姓……官府嚴查蕭梁諜人!今日起州署接受百姓對諜人的舉報,如舉報的罪證屬實,重賞。”
謠言止於智者,然而智者終歸少,這時候就需要向百姓宣傳刑法,讓人們知道刑法嚴峻,散佈謠言也是犯罪!
尉窈利用謠言把趙修的失蹤公然提出,不是自找麻煩,而是皇帝好幾次回憶舊事時提到了趙修,皇帝一天不忘趙修,往後肯定有臣子以奉承手段重查趙修為何失蹤,她與阿母在朝中樹敵無數,很容易被人將此事與她阿母牽扯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