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陽龍一字一頓的問:“處決之後呢?”
“當然是支援北高麗的新政
權了!”蔡玉昌毫不猶豫的說道:“事實證明,金斗賢完全可以控制北高麗局勢,現在需要的只是我們的支援,只要我們幫助金斗賢穩定權力,必然會迎來兩國關係的新時期。而且,甚至可能迎來半島的統一,在金斗賢領導下的高麗半島,必然將會成為我們的堅強後盾。”
“你開什麼玩笑?”譚耀明對這一番話非常驚訝:“我們根本不瞭解金斗賢這個人,你怎麼能肯定金斗賢會是我們的盟友,如果這一位比樸正金要更壞呢?”
“得知北高麗二次兵變之後,我查過金斗賢這個人的資料,發現曾經在我國高等軍事院校就讀過,在座的就應該有金斗賢的同學……”蔡玉昌看了一眼其他將軍,問道:“我沒說錯吧?”
有兩個將軍先後點了點頭,其中一個人還說:“我曾經跟金斗賢同班。”
孟陽龍和譚耀明得知二次兵變的訊息之後,還沒來得及查閱金斗賢的有關資料,對金斗賢其人一無所知 ,更不知道在座的人竟然有金斗賢的同學。
沒想到的是,蔡玉昌竟然已經做了相關工作,這讓譚耀明很是意外:“我還真不知道金斗賢曾經在國內留學。”
“他曾經在我國最高的軍事學府留學……”蔡玉昌轉而對那兩個將軍說道:“你們可以介紹一下!”
這兩個將軍級別比較低,如果上級不問話的話,他們不敢主動發言。
現在蔡玉昌提問了,其中一個將軍急忙道:“金斗賢這個人非常熱情耿直,對待同學友善,很受大家歡迎。而且學習能力也非常強,當時在我們班級成績是最優秀的,平常紀律性和組織性都非常強,是一個無可挑剔的學員。”頓了一下,這個將軍補充道:“後來他回了北高麗,我們都挺惋惜的,樸正金這幾年不斷清洗高官,我們都挺擔心他會遇到不測。”
孟陽龍意味深長的問:“你們還有聯絡嗎?”
“沒有。”這個將軍搖了搖頭:“自從他回到北高麗之後,我們的聯絡也就中斷了,說起來,已經過去這麼多年,其實對這個人的形象都有些模糊了,得知這一次兵變是他發動的還挺讓我驚訝。”
蔡玉昌告訴孟陽龍和譚耀明:“而且,據我所知金斗賢的母親就是華夏人,準確說是華夏高麗族,後來回了北高麗,這樣說起來,金斗賢其實有一半華夏血統。金斗賢對華夏也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在就任偵查總局局長之前,曾經多次表示要鞏固雙邊友誼,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支援金斗賢。”
蔡玉昌這話說出口之後,在座很多將軍點頭表示贊同,還有人說了一句:“樸正金確實不太像話,我們也應該換人了……”
很顯然,已經有太多人對樸正金不滿,如今也算是有機會集體表達出來了。
蔡玉昌的這個提議,迎合了很多人的心態,倒是孟陽龍和譚耀明,這會兒態度趨於保守了。
嚴格說起來,孟陽龍和譚耀明對樸正金更加不滿,而且很早之前就公開表達過這種不滿,眼下支援蔡玉昌的人反倒在先前不怎麼敢說話。
但孟陽龍和譚耀明做事比較持重,讓樸正金控制北高麗可以穩定局面,如果換其他人上來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就很難說了。
雖然金斗賢似乎比較侵華,但這不等於說金斗賢不是極端分子,金斗賢可能會做出比樸正金更危險的事情。
對華夏來說,當下的半島問題其實由兩個層面構成,第一個層面就是北高麗跟華夏的雙邊關係,然而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根本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美好,很多腦殘仍然把樸正金當做自己的小弟,事實上樸正金根本不理會華夏,華夏對樸正金連正常發表意見的權利都沒有,否則樸正金怎麼會在邊境進行核試驗;第二個層面就是半島必須維持和平穩定,一旦爆發大規模衝突,華夏必然要被牽連。這兩個層面的問題看起來好像很接近,其實完全不是一回事,甚至有時互相矛盾。樸正金對華夏關係不好,但至少不會把局面搞得難以收拾,到目前為止還算是張弛有度。正相反的是,樸正金下臺之後上來了一個親華派,卻有可能把局勢惡化到難以收拾,一旦戰爭大規模打響,這一位既然是親華派,讓華夏是支援還是不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