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楠小時候長在南北交界處的江蘇農村,他出生的年代正好趕上了好時候。
吳楠自幼喪母,父親一個人帶著個奶娃娃日子過的不算太好。但好在吳爸爸腦袋靈活,手又靈巧,農閒的時候會做點工藝品或者是出去打個零工補貼家用。
後來經人介紹,吳爸爸娶了一個鄭姓女人進了家門。那女人一進家門就視吳楠為親生兒子,吃穿都用最好的。平時吳楠調皮搗蛋的捱打的時候,女人總是會撲過來抱著吳楠嚎啕大哭,求著吳爸爸不要打孩子。
新婚一年多,女人生下了一個白胖白胖的兒子。小哥倆相差了三歲,到了上學的時候,女人就說想要兩個孩子念一個班級。
那個時候管的不嚴,一個班級裡相差兩三歲的情況多得很。農村人也不大重視孩子上學,所以吳爸爸也沒有太管這件事。
就這樣,吳楠晚上學了兩年,硬是在家裡頭陪著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玩了兩年的撒尿和泥巴。
雖說吳楠晚上學兩年,好歹他多唸了兩年的學前班啊。上了學,吳楠比自己的弟弟學習成績好。因為成績好,女人便對吳楠比親兒子還好。新衣服只給吳楠買,不給小兒子買。好吃的只有吳楠有,小兒子只有看著份。
街坊鄰居,誰不豎起了大拇指誇一聲。連吳楠自己都覺得,就算是親媽也不過如此。那個時候吳爸爸開始做起了小生意,經常外出不在家。回來之後走訪鄰居,見大家把女人誇上了天,自然這心裡頭鬆了一口氣。
時間一晃,兄弟二人上了初中。本地沒有初中,得去鎮上的初中唸書。家裡面只有一輛腳踏車,女人買了新的腳踏車給了吳楠,把那輛又破又舊的給了自己的親兒子。理由當然就是哥哥成績好,有資格騎行車。
那個時候吳楠不懂,他心裡面也覺得只有學習好的孩子才有資格享受一切。可是在外人看來,家裡面就那麼一點錢,女人作為後媽殫精竭慮的都給了前妻的兒子,這就是好人。
吳楠的成績越來越好,弟弟的成績越來越差。女人看在眼裡急在了心上,便對吳楠說道:“你成績好,放學回家多給弟弟補課吧。”
吳楠欣然接受,每天都用心幫弟弟補課。可即便如此,弟弟的成績還是跟不上進度。女人便做主給弟弟報了一個很貴的補課班,家裡的開銷一下子大了起來。
初二那年,吳楠的學校有個數學競賽。吳楠作為種子選手自然是被推薦去縣城參加。吳楠回到家裡面跟父母一說,女人頭一句就問:“這個比賽贏了的話,能不能拿到獎金?能不能報送上高中?”
吳楠哪裡知道這些,只說:“不能!”
女人頓時苦了臉:“去縣城的路費、住宿費、餐費,都得咱們自己出。現在你弟弟補課,家裡已經花了很多錢了。既然這個比賽沒什麼用,那咱們不如不參加了。”
吳爸爸聞言連連點頭,他覺得女人是個好母親,她說的一定是對的。吳楠心裡委屈,鬧了一場。女人便哭了起來,抱著怒氣衝衝的吳爸爸說道:“既然孩子有出息,咱們就不能不供。既然小兒子成績不好,那就不要讓他念書了,早點輟學掙錢供哥哥上大學吧。省下的錢,咱們供他一個人。”
弟弟這個時候已經開始明白事兒了,聽說要讓自己輟學打工供吳楠唸書。也學著母親的樣子,跪在吳爸爸面前哭嚎。說什麼自己不想當個農民,自己想要好好唸書,求爸爸在給自己一次機會。
吳爸爸這顆心開始動搖起來,覺得吳楠實在是不聽話不省心不知道體諒父母。女人這個時候突然跑出去,跑到了鄰居家挨家挨戶的借錢。她一邊哭一邊借錢,沒有二十分鐘,街坊鄰居都知道了這件事。
家裡沒錢,吳楠鬧著要去縣城參加一個沒什麼用的比賽。還逼的弟弟差點輟學。分分當起了正義的使者,跑到吳家你三言我兩語的訓斥著吳楠。
吳爸爸從鄰居的口中得知妻子那多年的不容易,更加清楚這個家為了老大做了多少的犧牲。便做主不許吳楠參加那個沒啥用的比賽!
沒想到的是,吳楠的同學在數學比賽拿了獎之後,就被縣城的重點中學給挖了過去。一年之後免了中考,直接升入高中本部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