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對此,不置可否。
這建議沒什麼用。
王燦的目光,落在了韓信的身上,臉上帶著期待神情,詢問道:“韓將軍,你認為局勢變化後,我們應該怎麼辦?”
韓信眼中精光一閃,說道:“陛下,戰場上的廝殺,一向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戰場局勢,千變萬化,難以琢磨,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這是很有必要的。”
“所以在局勢超出我們預料的情況下,計劃也要做出相應改變。這一戰灌嬰取得了勝利,英布已經陷入絕境,在這樣的情況下,臣恰恰認為,這形成了一個極好的結果。”
韓信神情自信,無比從容。
對於排兵佈陣的事情,以及討論戰略上,他是極有發言權的。
他是這方面的宗師大家。
王燦問道:“怎麼辦呢?”
韓信解釋道:“灌嬰的兵力,都集中在五指峰下,意圖一鼓作氣剿滅英布。所以這個時候,要奪取武庫和糧倉,不是一件難事。”
“我們可以佔據這兩地,從武庫中取得武器,裝備白馬羌部落計程車兵。然後,帶走一部分糧食,便立刻離開縣城,遁入暗中隱藏。”
“這是一方面的考慮。”
“最重要的,是另一方面,陛下要招攬英布。”
“如果是英布實力全盛的時候,要招攬英布,那是難如登天的事情。可如今英布損兵折將,已經難以再守住五指峰,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招攬英布,就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這是灌嬰製造的機會,讓陛下能招攬英布。”
韓信說道:“所以末將建議,今天晚上,就立刻調集士兵,快速的攻打武庫,奪取糧食。然後,我們連夜殺出城去,在暗中躲藏起來。軍隊在暗中躲藏,而陛下則派遣使臣,連夜趕到五指峰去,在最短時間內招降英布。否則,灌嬰抽調了一部分兵力返回縣城,英布的壓力減弱後,就可能不會歸順陛下了。”
王燦聽完後,仔細推演著韓信的建議。
這個建議,是兩全之策。
羅成反駁道:“韓將軍,如果我們攻打了武庫和糧倉,導致英布的壓力削弱。從而,英布不會再歸順陛下,豈不是弄巧成拙了嗎?”
韓信輕笑道:“羅將軍,你多慮了?”
羅成問道:“為什麼?”
韓信解釋道:“第一,我剛才提及了一個時間差,我們是連夜攻打武庫和糧倉,連夜就撤出去。而離開縣城後,陛下就派人前往五指峰。”
“在這樣的情況下,灌嬰事先不可能得到訊息,至少灌嬰得到訊息,陛下安排的使節,必然早已經登上五指峰了。”
“所以,這是不存在影響的。”
“第二,招降英布,雖說有極大的把握,但也不是一定能成。萬一,英布誓死都不願意歸順陛下呢?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奪取了武庫和糧倉,有了足夠的糧食和武器,就算沒有英布,我們也能自己發展實力。”
韓信說道:“當然,最好的結果,依舊是藉助英布立足三水縣。如此一來,就不會洩漏陛下的訊息,能悄悄的崛起廣漢郡。”
“我明白了!”
羅成這一回,也徹底明白了過來。
王燦也是心中歡喜,得虧有韓信,很多事情便輕鬆了許多。他不再猶豫,便說道:“韓將軍,既然制訂了計劃,那麼接下來,便由你全權指揮接下來的戰事。在這三水縣境內,你的命令,便等同於朕的命令。”
“臣遵旨!”
韓信一聽,當仁不讓的應下。
這樣的事情,他不會謙虛,也不屑於謙虛。
這就是他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