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三章 人生理想

第二天。

山北村傳來了急促的敲鑼聲。

村民們都站在了陡峭的山崖下,圍在曾經的土地廟前,此刻這裡已經被滾滾巨石淹沒,趙家三戶十七口人全部被掩埋。

“這是報應,報應吶,土地公公顯靈了!”

“趙家的這些傢伙,真是死有餘辜,當初上門吃絕戶,逼得小蔓母女二人流落街頭,後來又把她們當成了僕人使喚,咱們現在都是大乾國子民了,還搞這一套,我呸,死了活該!”

“說不定是小蔓化為厲鬼,回來報仇了呢?”

“別胡說,小蔓是去河神宮享清福去了……”

北山村趙家三戶十七口人之死,只能算是自然天災,這在剛剛經歷了灘河大洪災的華安鎮,實在是算不上太過於值得注意的事,很快便被遺忘。

半個月後。

一直關心李默身心健康師兄們,得到了曲河鎮整頓治安告一段落的訊息。

於是他們當即向馮老提出了建議,暫將李默調遣至曲河鎮的濟民堂工作。

“曲河鎮?”

馮老若有所思之色,最終點了點頭。

“也好,這孩子確實需要出去走一走了,換一個新的環境,也許能讓他更好的成長,唉。”

數日後。

華安鎮濟民堂傳出訊息,曲河鎮濟民堂急缺人手,李默將遠走他鄉懸壺濟世,短時間內不再回來了。

王盼面露不捨道:“到了那邊,有什麼好吃的,以後可要多帶一些回來給我,我還沒有出過鎮子呢,聽說山路可難走了,還有山精水怪作祟,你在路上可一定要小心,儘量多走大路。”

“一定!”

李默與之擁抱後,與師兄們揮手告別。

……

乾元聖君建立大乾國後,迅速統一了乾國的度量衡。

曾經。

各國都採用所謂的大周禮祭尺度,當時的一尺約為如今的三分之二左右,這也就有了所謂的七尺男兒說法。

但隨著大乾國的建立,朝廷頒佈了度量衡規範,規定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

不過民間在描述人、動物之類的活物時,仍習慣於用周祭尺度,比如身高七尺、身高八尺之類,而當描述不可移動的死物時,或者客觀的高度、距離時,則往往會用大乾律法尺度,這時的七尺就變成了三分之二丈。

也有人說這背後涉及到某些陰謀,似乎有關於天地秩序、人文法度話語權之類,說得神乎其神。

大乾國朝廷的地方行政制度,可分為州、郡、縣三級制。

九州三十六郡之中,以牧州面積最大,人口卻最為稀少,也是最貧瘠的一州,但卻是與魯國交戰的邊陲要地。

牧州治下有四郡,分別為鹿泉、安北、上風、漳河。

李默所在的百安縣,則是位於安北郡內。

百安縣原本只是安北郡下岌岌無名的一個下屬轄區,境內有四個超大面積的邊陲重鎮,但隨著幾年前併入了華安、曲河、桐巢三鎮,人口、面積暴增,並按照乾國的邊塞歸化政策,建立了鄉約衙門這個次級官府衙門,地位在安北郡內迅速升提升,成為安北郡的重中之重。

李默步行了小半個月時間,至今仍未能離開百安縣範圍。

這讓他不禁有些羨慕那些騎馬之人,速度不知道快了多少,可惜一匹馬至少要幾十兩銀子,他實在是買不起,也不會騎,只能繼續步行下去。

牧州地廣人稀。

對於生活在這裡的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往往一生也不會離開一鎮之地。

而據說那些相對富饒的內陸州郡,面積相對則要小了許多,建立了許多城市,有人說牧州一鎮甚至比京州一縣還要大。

夕陽西下,又到了忌時。

趕路稍顯疲憊的李默,先是抬頭看了眼天空,他的雙瞳微微一縮,身體短暫僵直後很快若無其事的恢復,隨即他注意到遠處路邊有一家麵館,決定暫時在此歇息。

待兩碗陽春麵下肚,他面露意足之色。

“小二,再拿四個炊餅,一併結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