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再來一個科普向單章,儘量讓大家都能看懂,我也不太懂金融,只能淺講

首先,大家可能不太理解這時候的美國金融背景。

這個年代的美國各州有極大的自主權,其中就包括了一個關鍵的鑄幣權!

就是說,每個州的州立銀行都能印刷自己的美元。

我開篇第一章就提到了男主給其他人散發的錢是面值一百美元的德州州立銀行的新錢

那個年代其實是沒有這麼大面值的紙幣。

而大量的州立銀行都能印刷貨幣導致了金融系統極其混亂

現代人可能不理解這種會導致怎樣的混亂

你可以這麼設想一下,假如全亞洲都是咱們天朝的,你在老家用rmb,結果去霓虹省就要用日元,去南朝鮮省就得用韓元,去東南亞就用泰銖,而且這些錢還不是統一管理,各省有各省自己的中央銀行。

這麼樣的話,你覺得這個國家內的貨幣系統亂不亂。

所幸的是,當時大部分州政府為了維持州內穩定,還是沒有州立銀行亂搞。

私人銀行也有亂鑄幣,但難成氣候。

那麼,我就給大家淺入淺出的講講為什麼超發貨幣會引起經濟危機。

首先,一個國家每年生產的所有商品,我們稱它為“玉米”,每年正常情況下生產的玉米為一百斤玉米。

一斤玉米對應一塊錢

這個國家國家內,假設只有一百元流動,是不是就剛剛好可以買玉米了。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國家突然印刷了三四百元呢?

錢多了,玉米少了,那麼每根玉米是不是就變得“更值錢”了呢?

是不是就需要三四塊錢才能買一根玉米呢?

可對於控制印鈔的人來說,假設他們有十塊錢,佔據全國資產百分之十,

他們能提前將錢換成十斤玉米,佔全國玉米的百分之十

在大量印刷錢之後,玉米十斤還是佔全國玉米的百分之十,對於這些統治者來說,資產佔全國的比重沒有任何變化

而普通人沒這個“內幕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