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檸婉拒:“去年我們公司差點破產,鉅虧10億,為了撫平股民們的怒火,CFO和COO都被迫辭退,公司財政出了點問題,我們實在是無力競標啊。”
安塔不說話,逼急了就梗著脖子說:“孫楊和劉祥的事,什麼時候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覆,我們什麼時候再競標2016的奧運贊助商。”
這怎麼可能?
孫楊和劉祥那是與1號Boss握手的國家英雄,代表了國家精神,組委會哪裡敢公開嚴厲懲罰?
沒有安塔,就不能吃豬肉啦?
組委會繼續找,匹客婉拒:“對不起啊,不是我們不愛國,而是我們匹客在國內自身難保,也就是勉強拿錢在NBA燒一燒,吊著這口氣不斷的樣子,實在無力支援奧運贊助。”
360°更是坦言:“2010亞運會之後,我們公司就改變發展方向了,我們不再熱衷於開拓海外市場,與李檸安塔XSports等同行企業競爭,我們公司已經轉型去做兒童用品,這與奧運會好像沒關係吧?”
兒童用品,這差距和跳躍也太大了吧……
組委會的人很暈,可他們真沒想到,360°幸運地找到一處未被髮掘的藍海市場,兒童運動市場還沒有巨型企業進入,360°是最先進入的巨型企業,他們很快就混得風生水起,營業額甚至佔到集團收入的24%,而且還在不斷上升。
而其他,特歩,喬丹,阿迪王之類的第三梯隊企業,根本不可能贊助奧運這種大賽,而且逼格不夠。
領導在會議上問其他人:“問過XSports沒有?他們應該是國內最符合條件的企業了。”
下面人回答:“XSports沒有聯絡我們,我們主動聯絡到他們的宣傳部門,但他們也表示興趣不大。”
領導很生氣:“興趣不大?就是他們那個讀大學的老總率先把這股歪風邪氣帶出來的,難道他還想在2016年繼續來這一招?”
這就沒人回答的下來,畢竟企業願不願意贊助,出多少錢,企業有自己的想法,行政命令對XSports無效。
那就賊尷尬了。
總不能2016里約奧運,華夏代表團沒有運動服贊助商吧?
就算奧委會官方承諾,合同裡一定要寫清楚,堵住所有漏洞,絕對不會再出現違反合約的情況,也沒有企業響應。
李檸,安塔等企業買到百斯特的報告後,已經學乖了。
與其花8000萬美元去贊助一個虛名,還不如將這筆錢用在新媒體宣傳上,看看XSports就知道了,一分錢沒花,仍然是最大贏家。
華夏奧委會有點慌:“我們都承諾堵住漏洞了,你們還覺得不行?”
不行,還是沒有企業表態。
過了幾天,總算有個服裝企業主動聯絡,又是恆源祥:“鑑於我們在倫敦奧運會上合作愉快,我們還想繼續贊助2016年的奧運會。”
恆源祥確實贊助了開幕式的華夏代表團禮儀服,被網友們戲稱“番茄炒蛋”,但恆源祥不是運動品牌,奧組委不願意被人笑話,說穿著“羊羊羊”去跳高,穿著“馬馬馬”去賽跑,恆源祥的逼格實在是太Low了點。
逼格高的是阿迪達斯和耐克,可阿迪達斯寧可多贊助幾個單項,也不願意贊助整個奧組委,當初在2008年與華夏奧組委分手就是這個原因,5000萬美元的價格太高了,阿迪達斯在廣告這方面比較摳。
耐克更不用說,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好一點的單項國家隊都被大家瓜分了,這個奧運整體國家隊贊助商真的如同雞肋。
奧委會第二輪勸說無果,終於是試著降價:“20122016的國家隊贊助費從7000萬美元降到6000萬美元,有沒有運動企業出價?”
仍然沒人響應。
生意不好做,每年的市場份額都在減少,**Sports擠壓地越來越小,6000萬美元相當於一年接近1億軟妹幣的贊助費,這誰頂得住?
奧組委暈了:“5000萬美元,有沒有人出價?”
還是沒人響應,大家都嫌貴。
這下子華夏奧組委的執行委員會官員,全都傻眼懵逼,2008年就是5000萬,這都過去四年了,物價上漲,錢貶值,贊助費總不能下降吧?
怎麼辦?
再降價,奧組委還怎麼運營?
雖然有其他電信,汽車,食品企業的贊助,可沒有一家運動品牌贊助。
經過多方打聽,奧組委終於從某家企業嘴裡得到確切訊息,說是大家都醒悟了,都想學習XSports那樣蹭熱度,炒作花邊新聞,可以省下一大筆錢。
奧組委的領導鼻子都快氣歪了。
好幾個人在會議室拍桌子罵XSports:“什麼攪屎棍!這股不良風氣就是他們帶頭搞出來的,必須殺一殺!”
“叫XSports的老闆過來,好好談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