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如虎看向劉士傑。
劉士傑心領神會。說道:“大人,從瀘州到現在,我們在獻賊後面追了四十多天了。如今楊督師正在等我們的好訊息。今天如果不出擊,明日獻賊逃之夭夭。我們拿什麼向朝廷交代。朝廷怪罪下來,我們誰能承擔?這麼多天的追逐,我們累,獻賊不累嗎?大人,下官願意做先鋒。”
劉士傑不準備在左良玉麾下幹了。
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劉士傑想往上爬。劉士傑部下也有一些實力,但是在左良玉麾下卻屬於邊緣化的人物,他並不是看好猛如虎,而是看好猛如虎的後臺,楊嗣昌。
楊嗣昌剛剛下放平賊的時候,為左良玉請封了平賊將軍。左良玉也很配合,雙方配合之下,就有了瑪瑙山大捷。張獻忠被打的丟盔棄甲,損失慘重。
但是很快,楊嗣昌與左良玉的蜜月期就結束了,楊嗣昌對左良玉進行打壓,甚至有將平賊將軍印許諾給賀人龍之言。將左良玉的部下分割使用,挪到了猛如虎麾下。
這樣種種手段。讓劉士傑看到了機會。
如果他能幫助猛如虎收編了這兩三萬人馬,他就是猛鎮之中的二號人物,與楊督師搭上線。將來未必不能與左良玉平起平坐。
所以他很果決。
“好。”猛如虎說道:“事不宜遲,讓大軍就地休息一下,一口氣殺到獻賊面前,只要殺敗了獻賊,獻賊所有財物,我猛如虎分文不取,都分給諸位。而且獻賊挖掘皇陵,如果誰得了獻賊的首級,我猛如虎保他一個總兵官。決不食言。”
“謹遵將軍令,”十幾名將官齊聲說道。
立即下去佈置,數萬人也找不到什麼避雨的地方,就在當道,在淅淅瀝瀝,冷冷清清的早春雨水之中,啃著發硬的乾糧。
“士傑,這一次多虧了你。”猛如虎與劉士傑一前一後的巡查士卒,而猛如虎的兒子,猛先鋒落後幾步帶著一行人護衛著。
“大人,不客氣。”劉士傑恭恭敬敬的說道:“這是下官應該做的。”
猛如虎說道:“等一會兒,你就要打先鋒,我想囑咐你兩句,獻賊狡詐,他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停下來。這裡一定有問題。你要多加註意,小心中了獻賊的圈套。”
“請大人放心,”劉士傑說道:“末將不怕獻賊有詐,就怕獻賊逃跑,只要獻賊敢與官軍做戰,末將就敢取下獻賊的首級。”
猛如虎雖然覺得劉士傑所言,有一點驕氣,但是大戰在即,士氣可鼓,而不可洩。絕對不能在這個時候打擊劉士傑的積極性,說道:“好,今日之戰,就看劉將軍的了。”
劉士傑前去追擊,左青也退後幾步身邊簇擁著幾個參將。
“左大人,真的看猛鎮立功嗎?”
“當然不行了。”左青說道。
誰最不喜歡猛如虎打勝仗,不是別人,正是左青。
左青很明白,他身上左良玉的標籤,根本都摘不掉。如果猛鎮打了大勝仗,上面要將他們這些人正式劃給猛如虎管轄,讓他們從左鎮劃到猛鎮之中。
雖然說都是朝廷的軍隊,在誰麾下都一樣,但實際上絕對不是。猛如虎絕對不會放過左青的。不為別的,單單說為了整合軍中,就留不得左青。
左青自然明白。
故而猛如虎打勝仗了,他左青的腦袋就懸了。即便找關係回左鎮,沒有了部下,也就沒有了實力。沒有了實力,回去了也會被邊緣化。
左青冷冷的說道:“我就不信了,他黃虎連區區不足一萬士卒都打不贏。”
官軍這裡有數萬之多,而猛如虎與劉士傑兩部加起來不足一萬,如此一說,左青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大人,您想”有一人問道。
左青說道:“我什麼都沒有說,到時候聽令行事就是了。誰不想聽令也行,只是想想大將軍的手腕。”
他所說的大將軍,就是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