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華心中一嘆
,暗道:“我對不起王爺。”
陳永華授命鎮守臺灣,在鄭成功時代,鄭家的老巢,已經從福建轉到了臺灣,甚至有將臺灣當做根基之地。
臺灣畢竟不是內地府縣,有太多太多的工作要做了。
比如移民,開墾土地,平定土人,建立官學,治民斷案。可以說每日不知道多少事情,都在陳永華肩頭。
陳永華對鄭經的照看,自然就放鬆了一些。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居然弄出這樣的事情。
不過,此刻說這個已經晚了。
陳永華首先要解決眼前的問題,總不能真讓鄭經自殺吧。
陳永華沉吟片刻,說道:“小杖則受,大杖則走,而今局面只有一個辦法了,那就是去南京,求陛下。”
鄭經說道:“求陛下。”
陳永華說道:“本朝能壓住王爺,讓王爺收回成命的人,只有陛下了。”
鄭經一時間有些猶豫。
陳永華一眼看出鄭經猶豫什麼,陳永華說道:“公主深明大義,只要世子好言相勸,公主不會不同意的。”
“世子與公主一起回南京,即便陛下再生氣,也不可能不考慮公主。夫妻之間,又什麼事情過不去啊。”
鄭經對陳永華所說的話,其實也有刪節的,最少與公主之間的一些細節也沒有說出來。
但是鄭經覺得,即便說出來。也不會有什麼差別的。
這應該是他唯一的生路了。
“好。”鄭經暗自咬牙,說道:“我這就去找公主。”
鄭經回到家中,在張萍的院子之前徘徊,終於一咬牙,準備進去。卻被張萍的人給攔截下來了。
一個太監說道:“公主有令,這裡不歡迎駙馬。”
鄭經忍著怒氣,說道:“求公公向公主稟報一聲。”
這太監說道:“奴婢這就去。”
不管,公主怎麼對鄭經,鄭經都是駙馬,背後也有整個鄭家,不是他們這些下人能得罪得起的,其實對家中的僕役宮女來說,他更想讓公主與駙馬和和美美的,否則他們兩個人吵架,很有可能,殃及池魚。
只是張萍怒氣未消,不過片刻,這太監就回來了,低聲說道:“公主說道,她不想見駙馬。”
鄭經說道:“還請稟報公主,說我就在這裡等著。”
鄭經已經低聲下氣之極了。
不過,鄭經如此,也沒有讓張萍消氣。片刻之後,張萍的話就被傳來了。
“公主說,駙馬想等,就候著吧。”太監低頭小聲說道。努力將這語氣之中不友好的地方降低一些。
鄭經也無心與他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