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個字寫的啥?”唐依依指著那個匾問道。
範老闆抬頭看一眼,有點牙痛地說:“綠植山莊。”
“……”
“你也覺得過份吧,我就說搞這麼個草書做招牌不合適。唉,這些老頭倔起來根本沒法說,那兒……”範老闆向一個方向努努嘴,“看見沒,穿黃襯衣那老頭,省書法家協會的。”
菜院子邊上一個花白頭髮梳成大背頭的老頭,手裡拿把摺扇一邊扇著,一邊仔細觀察著一根絲瓜。
“挺像個藝術家的。”唐依依贊道。
範老闆笑笑,“他們高興就好,老小孩兒老小孩兒,他們真跟一堆小孩兒差不多,只要別把房子給我拆嘍,我隨便他們弄去。可能過段時間他看著不好又給換了也說不定。”
說這裡是養老院不如說是農家樂,只是比一般農家樂的庭院要大好多。
整個院子呈長方形,大門在一條長線條的正中位置,院子正中有一棵大大的香樟樹,寬大的樹陰,樹下一個石桌,旁邊七八個藤椅。
左邊有三套獨立的小房子,右邊貼牆種了十幾棵香樟樹,全都枝繁葉茂,樹下立著幾個在小區裡常見的健身器械。
院子裡東一塊西一塊,放眼看去最多的就是花花草草,全都長勢喜人。
大門正對面的這一排二層小樓,就是現在唐依依站的地方,樓下最左邊是廚房加餐廳,最右邊是兩間房。
中間大約三間房的空間除了承重的立柱,其它牆全被改成了屏風,現在全部摺疊起來,幾間房打通成了一個大大的活動室。
房間裡設定了品茶的茶臺,電動麻將桌,曬太陽的躺椅,還有兩臺跑步機,這些不同功能的區間之間都是摺疊門,需要獨立空間時關上屏風即可。
穿過活動室,外面一大片菜地,種著好多種類的菜蔬,挨著菜地的右邊是一座陽光房,隱約可見裡面繁多的各式花草,以及培育的樹苗。
從菜地和陽光房中間的水泥路穿過去,是個木板搭建的平臺,站在平臺上,可以看到山下連綿起浮的竹海。
回過身,看向二層小樓的第二層,每個房間外一個大大的陽臺,有大約五間房。
秦母腿腳不方便,不願爬樓的老人都住在那三套獨立小房子裡。
範老闆介紹說,這裡最初是景區修建期間工作人員的臨時住所,本來很簡陋的,景區越建越大,工作人員就搬去了別的地方,這裡就空下來了。
這裡最有利的條件就是花草種植,氣候,空氣,水源都是現成的,他看這裡不錯,交通也方便,就讓老婆把這裡租了下來,建了陽光房,做花草種植生意,慢慢的生意越來越好,也越來越忙。
範老闆退伍後,就跟老婆一起幹,這是自己的生意,當然要自己親自守著做。現在看到的這些香樟樹,這些綠植都是他們這十年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