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講價兒啊,那你這個大缸搭給我行不行?養金魚,還是大缸比玻璃櫃舒服!”老頭兒看似很隨意地說道。
“別介,缸是缸,魚是魚,這缸可比魚貴多了,我擺這缸,就是為了招人呢!”袁水泡一臉精明。
老頭兒一愣,心想,得,還想玩一手兒,結果人家是行家!
其實老頭兒是真誤會袁水泡了。他說的“貴得多”,是說這缸花了他四百呢,比一百一對的金魚當然要貴,貴出三百塊錢,對他來說就是多。至於用大缸招人,是因為漂亮,不是因為這是件古董。
“呵呵。”老頭兒用手指點了點大缸,“那我也不買魚了,你這缸多少錢能出?”
袁水泡伸出了四個手指頭,剛要說話,巧不巧,偏生打了一個嗝兒,把話噎了去。他本來想說的是,我買就花了四百塊錢呢!
“四萬?”老頭兒看著他的四個手指頭說道。
袁水泡一愣,心想這老頭兒不是瘋了吧,想都沒想就說,“您不是逗我開心吧?”
好嘛,老頭兒又想多了,皺了皺眉頭,“四十萬太高了,這大缸就算是精品,二十萬頂天了。你要不想出,就直接說,我們也不用彼此浪費時間。”
當時是十幾年前,這大缸的確是康熙青花,被袁水泡撞大運撿著了,但是正如老頭兒所說,市場行情頂多也就是二十萬。
袁水泡猛地又打了一個嗝兒,他就是再傻也明白了,敢情這大缸是件古董!文化市場的買賣他天天見,古董有個十幾二十萬的價兒,那再正常不過了,人家開張吃三年,哪像自己,擺一天才賺多少?抽空還得到小河溝裡去撈魚蟲子!
“老先生。”這會兒他做生意多年的精明勁兒子又回來了,“那您說,能出多少錢?說實話,這大缸是我的心愛之物,少了真不能賣!”
“我給你喊個好彩頭的一口價兒,十八萬,不行就算了!”老頭兒盯著袁水泡說道。
袁水泡故作猶豫了一陣兒,但還是沒繃住,猶豫的時間挺短,便咬著牙答應了。人家咬牙是心疼,他是在表演,倒像是要搶肉吃的樣子。
老頭兒身邊的小夥子當時就取錢去了。
當天晚上,袁水泡在家裡數了一晚上的錢,也琢磨了一晚上。從此以後,他轉行了,像模像樣的學起了瓷器,先從青花入手,所以學得最紮實。拿著十八萬當本兒,做起了古玩生意。
袁水泡變成了袁青花。
這時候,袁青花一邊和唐易毛逐應承著,一邊隨意看了幾眼店裡的東西,這一看,子就發現了剛擺出來的康熙青花詩文筆筒。
“唐老闆什麼時候上的好貨啊!”袁青花眼睛放光,高高抬手,指向筆筒。
袁青花穿了一件休閒西裝,開著扣兒,這一高抬手,腰間露出了吊著的一塊七八公分長的黃中泛青的銅牌子,也被唐易給發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