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九十八章 霓裳羽衣曲

舒雅解釋道:“崔公子,《霓裳羽衣曲》是唐玄宗李隆基所作,相傳,李隆基曾經夢見遊月宮時,聽到天上有仙樂奏曲,身穿霓裳羽衣的仙子翩翩起舞。仙女的歌聲玄妙優美,跳舞的仙女舞姿翩翩。

李隆基醒來後,對夢中的情景還記得清清楚楚。他很想把夢中的樂曲記錄下來,讓樂工演奏,讓歌女們舞蹈。

他想起一點就記錄下來,就連白天上朝的時候,他懷裡還揣著一支玉笛,一邊聽大臣讀奏本,一邊在下面偷偷按玉笛上的孔笛,尋找曲調,他為了仙曲都入迷了,可是還譜不全這首曲子。十分苦惱。

有一次,李隆基來到鄉間,他向著遠遠的女兒山眺望,山巒起伏,煙雲繚繞。頓時產生了許多幻想。他把在夢中聽到的仙樂全想起來了。立即在譜子上記錄下來。創作了一部適合在宮廷演奏的的宮中大麴。

李隆基命令樂工排練《霓裳羽衣曲》,令愛妃楊玉環設計舞蹈,為了讓他們有個好場所排練,李隆基在宮廷中建立了一個梨園。

楊玉環與宮人日夜趕排。終於,練好了一大型歌舞《霓裳羽衣曲》,在一個盛大的節日上演出。細膩優美的《霓裳羽衣曲》 仙樂奏起,楊玉環帶著宮女載歌載舞,一個個宛如仙女下凡,令在場的群臣感到十分的震撼。這就是《霓裳羽衣曲》的來歷。”

崔道述想到,原來還有這樣的典故啊!李隆基與楊玉環,可是歷史上讓人如雷貫耳的人物啊!

這時,樂師們都紛紛坐下來,開始除錯手中的樂器。

一隊穿著豔麗襦裙,身披輕紗的妙齡少女,款款走進了廣場之中。

樂曲聲響起,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少女們翩翩起舞,大家都屏聲靜氣,聚精會神的欣賞著。

崔道述看慣了後世的各種舞蹈,覺得這《霓裳羽衣曲》也就是那麼回事,沒什麼稀奇之處。

舒雅在旁邊卻讚歎不已:“唐玄宗的宰相張說,在詩作《華清宮》中寫道:

‘天闕沉沉夜未央,

碧雲仙曲舞霓裳;

一聲玉笛向空盡,

月滿驪山宮漏長。

這樂舞的確是煌煌盛唐之景象啊!”

崔道述見舒雅搖頭晃腦的掉書袋,心中不禁暗笑,真是沒有見過市面的土包子,要是讓他看到後世的狂歌勁舞,還不得連下巴都掉下來啊!

廣場上的眾人都看得如醉如痴,不停的拍手叫喊著。

李煜和周娥皇心中都暗自得意,總算是沒有白費功夫,這《霓裳羽衣曲》的表演非常成功,讓到場的人們都得到了極高的享受。

舒雅邊看邊對崔道述介紹道:“崔公子,《霓裳羽衣曲》繁複無比,全曲共三十六段,全曲分散序六段、中序十八段和曲破十二段三部分:

散序為前奏曲,全是自由節奏的散板,由磬、簫、箏、笛等樂器獨奏或輪奏,不舞不歌;

中序又名拍序或歌頭,是一個慢板的抒情樂段,中間也有由慢轉快的幾次變化,按樂曲節拍邊歌邊舞;

曲破又名舞遍,是全曲*,以舞蹈為主,繁音急節,樂音鏗鏘,速度從散板到慢板再逐漸加快到急拍,結束時轉慢,舞而不歌。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稱讚此舞的精美道:‘千歌萬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

崔公子,這《霓裳羽衣曲》,你覺得如何?”

崔道述讚歎道:“精彩絕倫!我確實是沒有見過這樣恢弘壯麗的樂舞啊!”

舒雅接著說道:“我聽教坊司副使李佳明說過,《霓裳羽衣曲》在開元、天寶年間曾盛行一時。天寶亂後,宮廷就沒有再演出了。

由於《霓裳羽衣曲》樂調優美,構思精妙,以後各藩鎮也紛紛排演此曲,因此唐代文人都有歌詠或筆錄。

以後,隨著唐朝的衰落崩潰,一代名曲《霓裳羽衣曲》竟然寂不傳矣。其實到唐朝中期,此曲已被許多人淡忘。自從唐世亂離之後世間就再沒有人能夠恢復它的悠揚之音。

就在去年,陛下費盡力氣終於弄到了這部大麴的樂譜。但是這部大麴在流傳過程中才出現了許多變異,樂譜本身又不夠完整,專業的樂工也沒法弄出個頭緒來。

皇后娘娘知道後加以鑽研,她根據自己的理解,重新創作,進行一系列增刪調整。透過努力,最終竟然能用琵琶彈出全曲,使得這支幾乎失傳的曲子得以重現,開元、天寶之音得以重回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