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記錯的話,確實能躲,只不過這個操作太難了,路人局裡偶爾會出現,但基本上都是瞎貓碰上死耗子,沒人能百分百成功。”PDD想了想,解釋道。
“是偶然事件啊。”管澤元點了點頭。
“那就可以理解了。”微笑也露出釋然的表情。
微笑本來也是這麼想的,覺得TheShy是被Q命中之後,下意識按閃現,準備拉開距離讓巖雀W打斷盲僧二段Q。
但大螢幕上,此時卻放起了之前這波五包二越塔的回放影片。
盲僧確實是落地之後,才被巖雀抬起的。
他也看出來了。
巖雀是因為距離不夠,所以才造成了這種二段Q結束才被抬起的烏龍。
也就是說,克烈確實用閃現躲掉了盲僧的二段Q。
“TheShy這波的反應實在是太快了,感覺有袁神去年的味道了。”
PDD這話一出,直播間的彈幕瞬間沸騰了。
“PDD這也太尬吹了吧。”
“是啊,雖然這一波TheShy的表現很強,但是和袁神比還是差了很多的。”
對很多人來說,承認別人優秀,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遠遠比自己失敗更讓人無法接受。
面對優秀的個體,很多人經常做的事情是,以自己的見識將其優秀的一面淡化,隨後放大其不好的一面。
這種心理狀態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達克效應。
當然,不認同PDD觀點,並不僅僅是因為達克效應,更因為這件事所要求的反應能力,確實有點太匪夷所思,超乎了很多人的常識。
彈幕裡,也有很多TheShy的粉絲站出來,支援PDD的看法,覺得這波不是運氣,而是TheShy有自信的操作。
袁慎過去展現出了那麼多神仙操作,憑什麼TheShy不能多一個呢?
爭論,總是容易將情緒放大化,過激化。
隨著反對方的一些彈幕,陰陽怪氣嘲諷他們腦殘粉之後,直播間的彈幕節奏,瞬間就變成了兩方人士的罵戰。
比賽?
隨著WE中野以及下路雙人組的陣亡,這場遊戲已經失去了懸念。
開局不到十分鐘,人頭比8:0,團隊經濟差將近5000。
WE拿什麼翻盤?
而且,這個劣勢還在逐漸擴大。
這波0換4結束後,WE下路算是崩盤了。
一血塔600塊的經濟,在別的隊伍裡,大概是會給ADC單吃。
然而,在IG這支團隊裡,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他們會讓給上中野任意一個核心C位。
眼下,巖雀在附近,顯然就符合了條件。
巖雀單吃一血塔。
這種帝王級待遇,讓很多隊伍的打野垂涎不已,恨不得取而代之。
跟袁慎打過比賽,被打服的選手,承認他配得上這種待遇。
但還沒跟袁慎打過的職業選手,則是覺得他的成功主要是靠運氣,如果我身處那個環境,也許比他更加優秀。
這也是達克效應的一種,簡稱為我上我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