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百零六章朝廷方面的意思

手機閱讀

對於外面的朱允常也是一個心腹大患,朱允常的作用便是一個穩定朝廷的外部威脅,只要有這個威脅的話,那麼三王或許會安生點。

但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他還在世的基礎上,但是如果他死了的話,那麼奪嫡之亂是避免不了的,會一觸即發。而手握實權的朱允常會成為,太子,趙王,漢王,爭相拉攏的物件。

那麼就很微妙了,朱允常的立場便會改變那杆平衡的“天秤”,使它發生傾斜。

皇上最看好的繼承人,自然是太子,不但是他,而且還有太祖皇帝。

若不是太子並非太祖的長孫,不然的話,二世皇帝的位置也不會落在朱允炆的頭上。

但趙王,漢王一直對太子充滿了敵意。

雖然有朝中的那幫文臣們輔佐,但是也敵不過手裡有兵的。

皇帝唯一可以分的權利,便是戶部的財政。

他將戶部國庫的財政交到了太子的手裡,這樣的話,可以讓他坐的穩一點。

慕容政便是皇帝留給太子的一枚重要的棋子,如果慕容政成為武林盟主的話,那麼他便可以號令武林來扶保太子,朱棣已經寫好了兩份密旨,交到了親信曹公公和三寶太監鄭和的手裡。

這第一份密旨交給了曹公公,這份密旨是給慕容政的,上面便是讓他在必要的時刻入京勤王的密旨。而且朱棣手裡還有一張牌,那就是從朱允常那裡抽調的十多萬騎兵,不過這個是個險棋,畢竟他也不敢保證這些人不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雖然已經換掉了他們的各級長官。

但是這一招還是很險的,如果弄不好,朱允常振臂一呼,這些人隨時會譁變。

朱棣將這些人也寫在了密旨上,以便慕容政的調遣。

而且上面的條件給的也很豐厚,加封慕容政為一等護國公,子孫後代世襲罔替。這個可是開國元勳的待遇。

第二份密旨是交給了三寶太監鄭和,上面的內容則是另外的一件事,鄭和作為皇帝的親信之一,統領東廠與大明最精銳的艦隊。

這份密旨上寫的則是殺慕容政的,不過並不是卸磨殺驢,上面寫著,如果慕容政並非扶保太子,有其他不軌的企圖,鄭和便可以與公孫無念一起將他立即正法。

上面也寫了給公孫無念的封爵,公孫無念是鄭國公,但是他的待遇卻沒有慕容政那麼好,他的爵位只是他自己的,子孫雖然可以世襲,但是爵位待遇便會從國公降為郡公。

不過這也是最大的恩典了,畢竟這份聖旨的執行是在於慕容政是否反叛,如果慕容政沒有反叛太子的話,那麼這份密旨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不過公孫無念卻撿了一個國公的爵位。

而且慕容政成為武林盟主,可以從武林中制衡朱允常。

不過皇帝也給太子留下了一份密旨,不過這份密旨還沒有交給太子,這份密旨是讓太子謀求朱允常幫助的求援信。不到萬不得已不能使用。

這份聖旨上寫的是讓朱允常盡起西北兵馬入京勤王的命令。

只要有了這個那麼藩王帶兵進京的性質就不同了,藩王莫說是帶兵進京了,哪怕是未經許可除了自己的封地那都算謀反,但是有了聖旨的話,就算朱允常的軍隊包圍了皇城都是合理合法的。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