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洛瑤默默地點點頭。
郭燁望向了樓雲說道:“小云你接著說。”
樓雲清了清嗓音繼續說道:“當時我雖然也在,但是對於那一戰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那次洛瑤被人趁機擄走了,阿璃昏迷了過去,我和雨鈴趕快帶著她和師傅離開了。不過之後我聽公孫大哥說起過,他的無痕劍意不是那麼好祛除出去的,方龍梟至今沒有再江湖上露面他應該就是在療傷。無痕劍意是縱橫劍術之中。不過這門武功是記載在縱捲上的,我看的是橫卷,這門武功我不會,不過這種劍意如果沒有化解的方法的話,是很難化解掉的。現在方龍梟重傷未愈,想必天英會暫時不會介入武林紛爭,這也是我自信天英會不會插手的原因。”
聽完樓雲的話,郭燁慢慢的點點頭。
其實樓雲估計的是對的,現在的方龍梟依然沒有痊癒,他的體內還有最後的一道劍意沒有辦法祛除出來。他已經在密室之中待了很多天了,而蕭雨他們回來之後,天英會的大小事務基本都是驚蟄在處理。
夜觴他並沒有去幫忙,只是依然過著自己悠然自得的日子,不過他卻並不寂寞,畢竟有美人在旁。
蕭雨現在雖然是天英堂的堂主,但是她卻沒有半分的實權,沒有實權的人自然清閒了許多。
蕭雨現在反而是很喜歡現在的生活,不用操心天英會的大小事務,也不用去管很多的閒事。這種悠然自得的日子真的很愜意。
雖然蕭雨是個空殼子,但是她也有一定的權力,那就是人員調動的權利,她將夜觴調到了自己天英堂的麾下,而且她還明目張膽的住進了西子山莊,而且是和夜觴一起。
當然對於這件事方龍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西子山莊對於他來說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只是一個莊園而已。
而住在這個莊園之中的墨怡和聽琴也時常來找蕭雨談心。
有三個美人相伴,夜觴的心情也改變了許多,最近他一直是憂心忡忡的,但是這幾天他緊皺的眉頭放緩了許多。
蕭雨在亭中撫琴,墨怡坐在她的身邊,聽琴現在雖然不用再伺候其他人了,但是她畢竟還是個丫鬟的性子,她就像個丫鬟一樣站在她們的一旁。
夜觴坐在涼亭的圍欄上,舉著一隻酒杯,品嚐著美酒,聽著蕭雨的琴音。這裡的風景非常的好,這個涼亭位於西子山莊的最高處,從這裡可以遠眺見整個西湖,整個西湖的美景盡收眼底。
夜觴這個時候念道:“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蕭雨的聽到他吟誦的詩篇,琴音開始急促了起來。
夜觴依然在靜靜的聆聽著。
他繼續念道:“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個時候墨怡忍不住回頭說道:“小白臉你酸不酸啊,蕭雨妹妹的為我們撫琴,你也要背上幾首詩。”
夜觴望向了墨怡,他笑著說道:“對不起了莫姑娘,我是有感而發,情不自禁的。如果打擾了莫姑娘的雅興的話,那麼在下在這裡向墨姑娘賠不是了。”
說著他對著墨怡以拱手以示賠禮,墨怡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還禮,意為接受了他的道歉。
蕭雨的琴聲再度平和了起來。
這個夜觴可以說是她的知音了,而蕭雨也是再度見識到了這個人的可怕之處。
剛剛他吟誦的詩句都是後漢三國時期魏武帝曹孟德的詩文。
其中一首《觀滄海》便是曹操遠征烏桓的時候作下的,而這一首大氣磅礴的詩文象徵著曹操的雄心壯志。
當然蕭雨是沒有什麼雄心壯志的,不過剛剛她的確已經生出了反心與不忿,而夜觴則是用這首詩來提醒她。
蕭雨想試試夜觴是不是真的能聽出她的弦外之音,所以故意將曲調上揚,意為驚濤駭浪。
但是夜觴就是準確無誤的聽了出來,他最後一首《短歌行》便是在提醒她。
曹操的這首短歌行是在南征東吳的時候,在赤壁的戰船之上橫槊賦詩,留下了這首短歌行。
而這一次也是曹操命運的重大轉折點,東漢末年的曹操幾乎是無敵的存在,滅黃巾,擒呂布,伐董卓,滅袁術,親定遼東。為漢朝的存亡立下了不世之功,正如曹操所言,世人皆言我是亂臣之賊子,可這天下若無我曹操,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雖然曹操是在為自己篡逆罔上的事情辯護,但是他說的卻也是真正的事實,如果沒有曹操迎合天子的話,大漢王朝恐怕在討董之後就已經滅亡了。
而這首詩也象徵了曹操輝煌時代的終結,就在赤壁一戰,東吳水師都督周瑜藉助火計火燒曹軍戰船。從此曹魏便失去了一統天下的能力,拉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夜觴吟誦這首詩,便是想要告誡蕭雨,她知道蕭雨在想什麼,蕭雨想的不過是現在方龍梟的傷重,她剛剛在琴音之中建議夜觴早些動手,以免夜長夢多。而且蕭雨也是見識過夜觴的真正實力的,以他的實力,恐怕全盛狀態下的方龍梟都很難是他的對手,更何況現在這個重傷未愈的。
蕭雨的自信完全是來自於對於夜觴武功的自信。
但是夜觴吟誦最後的這首短歌行,也是想告訴蕭雨,不要把路走短。
現在的他們雖然看上去是佔盡優勢,但是卻依然不能掉以輕心。別走當年曹孟德的老路,當初赤壁之戰前,曹魏看似佔盡天時但最終卻敗在了孫吳的地利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