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古人瞬間就懂了,這是華夏哪個時期發生的故事。
也明白了,這是兩位堅守信仰的熱血青年的故事。
他們在黑暗中互相扶持,只為等來華夏的曙光。
......
畫面再次轉換。
女子的聲音繼續響起:
“12月11日,廣州起義發起。”
天幕中一陣刺耳的電話鈴聲響起,男子迅速接起電話。
得知了敵人在長堤登陸攻擊他們,長堤告急,需要一名翻譯的訊息。
女子眼中閃過一絲決絕,慢慢開口:
“讓我去吧!”
男子表情痛苦,艱難地開口勸阻:
“鐵軍,這可能會死......”
女子則是一臉堅定的回答:
“為了社會幸福,為了民族生存,我們每個人最不怕的,就是死。”
“不是嗎?”
......
各朝古人看到這一幕都很是動容。
他們上次看到這樣的場景,還是天幕播放的《與妻書》影片。
同樣的國家大義,同樣的兒女情懷。
生離死別,在民族存亡面前,顯得那麼悲壯。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這就是那個時期的青年,時時刻刻堅守的信念。
......
天幕中字幕亮起。
【13日,起義失敗,撤退港島。】
男子正在扶著一個受傷的同志撤退。
此時,一陣急促的呼喊聲傳來:
“不好!”
“長堤戰況慘烈,很多同志撤不過來了!”
這突如其來的訊息讓男子的心猛然一緊,想到他的“妻子”還在長堤,他瞬間慌了神。
他按捺不住內心的焦灼,直接起身向著長堤方向跑去。
一邊在槍林彈雨中穿梭,一邊呼喊著她的名字。
幸運的是,在硝煙瀰漫之中,他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正向他奔來。
戰火紛飛中,兩人緊緊相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