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賠款外,德意志還要割讓13.5%的領土。】
【真要說屈辱,那德意志可比華夏屈辱百倍。】
【所以儘管在近代史上,西方列強一個個都趾高氣揚。】
【但實際上,幾乎每個國家都捱過別人的打,戰爭賠款那更是家常便飯。】
【1870年爆發的普法戰爭,普魯世大獲全勝。】
【法蘭西為了求和,不得不簽下《法蘭克福條約》,割讓了法蘭西最富裕的兩個省份。】
【可為什麼很少有華夏人覺得,德意志和法蘭西在近代史上是兩個屈辱的國家呢?】
【所以在老外看來,華夏在國際比慘大會中根本就排不上號。】
......
各朝古人均是皺皺眉。
如此說來,此番話似乎是有些道理。
但細細想來,好像也有些問題。
德意志和法蘭西先是被割地賠款,再侵略華夏,拿到華夏的割地和賠款。
而德意志和法蘭西入侵的國家,顯然不僅僅只有華夏。
在割與被割之間,興許就能達到某種動態的平衡。
如果是這樣的話,談何屈辱呢?
......
【二戰時期,歐洲的大部分國家都經歷過亡國的階段。】
【可能也就遠離大陸的島國鷹國,以及疆域橫跨歐亞的毛熊國沒有亡過國。】
【但這兩個國家的日子,也還是不好過。】
【就拿毛熊國來說,國家四分五裂,之後再也恢復不了巔峰時期的實力。】
【所以,外國人根本就不認為華夏打了幾次敗仗,就算屈辱。】
.......
各朝古人還是不認可這個說法。
俗話說的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新華夏成立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華夏都要靠著毛熊國的幫助。
雖然毛熊國國家分裂,但是實力猶在。
又有誰會覺得毛熊國屈辱呢?
......
【華夏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對手,是當時全世界最強的日不落帝國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