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章 一條狗

顯州的監獄明顯簡陋,昏暗的房間裡,照明的只有一根小火把,兩名獄卒站在旁邊,楊志心平氣和地喝著粗碗裡的涼水,不屑地看了張迪一眼問:“如果宋國不同意你們的方案,你們準備怎麼做?造反,還是殺掉反對的官員?不要告訴我你們會罷手,就算王伯龍願意,恐怕他也做不了主。另外,我們都是武林中人,如果中原武林不願意參與殺戮,是不是在你們眼中就是懦夫;如果中原武林加入,蜃樓府會讓出主導權嗎?”

張迪聽見了自己心臟滴血的聲音,身負重傷,被捕入獄,哪怕最後被砍了頭,張迪並不在乎,大丈夫生當轟轟烈烈,生命不過是過眼雲煙;可是聽楊志解說,與金國的聯盟最後必定會摧毀遼國,威脅大宋,張迪不同意,也不甘心。張迪抖了抖手中的鐵鏈,譏笑著說:“楊志,你現在就是遼人的一條狗,自然會這麼說。”

楊志的悲憫凝固在臉上,放下碗,喘了口氣問:“張迪,你算哪國人,金人、遼人、宋人,還是高麗、回鶻、西夏?這些年,你在中原生活了多長時間,為中原的百姓做過什麼,哪怕是再小的一件事,也無所謂對錯。”

張迪一下子傻了眼,他自幼在蜃樓府長大,對這種國與國之間的概念極為淡薄,只不過老家在河北,一直自認為是宋人,可是除了蜃樓府的安排,張迪根本就沒有在中原生活過。張迪能成為蜃樓府的弟子,智商並不差,想著想著,就感覺過去的信念支離破碎,卻仍勉強回答:“我是宋人。”

“那麼如果宋朝要取消雙龍會,你會怎麼想?”楊志站起來,走到獄室唯一的小木窗前,望著外面的天空暮色淡入,現在白天的時間越來越短,不過是四點鐘左右,天就開始黑了,蒼穹的盡頭似乎小小的幾個點,大概是星辰的影子。楊志過來不是為了呼吸新鮮空氣,而是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隔壁是否有人。

楊志在與張迪的談話中,聽到了隔壁的輕微動作,走近視窗,幾乎就是一牆之隔,楊志靜心聆聽,聽到了一個人的心跳聲,很弱,但是就是心跳聲;躲在隔壁的人應該是個內功高手,可惜還沒有到天心大師那種級別,屏住了呼吸,但是無法完全掩飾心跳。鐵鏈躁動,張迪重複著楊志的問題,渙散的眼睛裡激盪著火花,愣是說不出一個答案,因為答案是唯一的,他張迪聽從的就是蜃樓府的安排,根本不關大宋、大遼、大金的事情。

楊志回過頭說:“你不強詞奪理,說明還有藥可救。你其實和我一樣,都不再為宋朝做事,為的只是自己的利益。我看過你的傷勢,就算好了,也不可能恢復原先的武功,蜃樓府和雙龍會未必會再看重你,你應該重新考慮人生,你如果說出你進入遼國的三個聯絡點,只要抓到人,我就放了你,做官要錢都可以。”

楊志說著,走回張迪的身邊,目光緊緊鎖住張迪,因為楊志換一個角度才發覺,張迪的傷好得如此快,不一定是監獄的郎中照顧得好,或許另有蹊蹺。張迪有些慌亂,還是沒有說話;楊志伸出手,掀開張迪的衣服說:“外傷不能化膿,一旦中了鏽毒被感染了,武功再好也沒有用。”

張迪猝不及防,楊志看得清清楚楚,張迪沒有受過刑,遼軍的獄卒什麼時候這麼文明,看看喬三珍那生不如死的場面,楊志不相信耶律馬哥會對張迪另眼看待。出現這種情況,說明有一個大人物來了,讓張迪開了口,哪怕張迪沒有投降,至少做了一筆交易,出賣了一些東西換自己的活命。

耿撣吉在耶律馬哥的後院裡,把楊志的所有安排都詳詳細細地說了一遍,晉王耶律敖盧斡感慨說:“楊志還真是個人才,我們一直沒有頭緒的事情,被他理出了一根線頭,無論是金礦,還是李饒樂的線索都要繼續盯下去。章怒、耿撣吉,你們跟了楊志不少天了,有沒有發現其他異常?”

“沒有。”章怒一口否定,耿撣吉也跟著說沒有;耶律馬哥苦笑著說:“我也看不出來,可是耶律淳的懷疑也不是沒有道理,楊家世代忠於大宋,冤死的不止一起,楊志本身又是如此能幹,不至於走投無路到這個地步。”

天心大師微笑道:“晉王與耶律將軍無須擔憂,楊志說穿了只是一個商人,統制一職是為了便於他組建商團給的職務,只要他把物資糧草供應上,其他的可以全部忽略。郭藥師這次和我一起過來,就是接替鐵英的位置,我們只需不讓楊志掌握兵權就可以了。”

佛難陀低聲說:“師父,這會讓軍中的將士感覺上面賞罰不明,一旦怨軍再吃敗仗,很可能有人拿楊志說事。”

天心大師笑道:“那你希望楊志怎麼辦?希望我怎麼辦?中京的有些人實際上是看不慣這件事,在裡面挑刺,楊志在商團,他們會認為楊志在賺錢,傷了他們的利益;但是楊志如果領兵打仗,不出戰就是消耗遼金兩國的實力,打到歸義州就是挑起遼金的戰爭。其實這些年投奔大遼的人多了去,楊志不過是得罪了兩個人罷了。”

耶律敖盧斡和耶律馬哥都笑了起來,天心大師說得是實情,楊志得罪的就是蕭奉先與寺公大師,蕭家接二連三地派人出面,都是鎩羽而歸;寺公大師明裡什麼都沒說,但是在皇親貴族面前,幾次說楊志把陳摶的手跡送回大宋,就是心存故國。但是換糧食棉衣的事情,是經過天心大師同意的,耶律敖盧斡放下手中的茶杯說:“那我就回去了,這裡的事全部交給大師處理。”

佛難陀從外面走進來,向耶律敖盧斡等人施禮說:“回稟王爺,楊志離開監獄了,他想收買張迪,張迪按照我們吩咐的,沒有睬他,楊志灰溜溜地走了。”

天心大師眼光一黯,原以為佛難陀是最適合接手自己衣缽的人,現在看,在天雄寺與蕭家之間,佛難陀看重的還是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