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道人高興的同時,明顯有一些擔心,按照道理說,楊志再聰明,能猜到很多細節,但是不應該猜到王老志的名字,苦道人擔心的是,自己這裡出了什麼隱患,並且自己一夥人沒有發現,楊志雖然不是外人,但是這麼多年沒見,誰知道會有什麼情況。
楊志坦言道:“李完花知道一個仵作,我就感覺很奇怪,就算李家與逍遙島有關係,能知道苦道人沒什麼,怎麼會知道你的身份是仵作;其次就是楊樸的府邸,雖然我不知道具體的情況,但是我猜測知道密道出口的人絕對有,要不然那個小妾不需要殺金兵,身懷武功,直接逃走便是。從惠洪和尚嘴裡知道,王老志和郭天信有聯絡,加上看到你,我便試著說王
老志這個名字。”
苦道人明白地點頭說:“那是我們的失誤,一個是王老志對蔡京有看法,另外就是張商英、郭天信當時如日中天,我們希望有一個強援,畢竟就算找到寶藏和黃金,還是需要強大的能力運到中原。”
楊志想想說:“師父,算了吧,寶藏的事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金礦在哪裡,在遼國西北路招討司室韋節度使管轄的觀音山。要穿越整個北國,不管是遼是金,就算你們找到黃金,也沒有能力運回中原,反倒可能便宜了兩國;高麗想分一杯羹,是因為高麗參與了東北的爭雄,你們不過是江湖人物。”
江湖人物再厲害,遇到軍隊那都是不堪一擊,也許在小範圍的戰鬥中還能展示一下神功,要是碰到大隊人馬,只有逃命的份。楊志說的地點就是後世稱呼的老溝金礦,在漠河地區,據說整個溝系皆為黃金所覆蓋,因此得名。遼朝儲蕃三十六國,室韋在其中,遼初,漠河地方屬東京道室韋王國府管轄;到遼聖宗時,改屬西北路招討司室韋節度使管轄。
苦道人目光爍動,楊志能吃龍肉喝龍血不死,在這個時代人的眼裡總是與眾不同,苦道人厲聲問:“你去過那個地方?”
楊志搖搖頭,清朝鄂倫春人在漠河狩獵的時候發現的金苗,觀音山現在還不知道叫什麼名字,鄂倫春人,應該是室韋或者肅慎人的後裔。苦道人很好奇地問:“那你怎麼肯定那個地方?”
“夢見的。”楊志考慮過一些問題,早就決定對自己說不準的事就用做夢來推脫:“祖先楊業告訴我的。”
苦道人老而成精,怎麼會相信這樣的鬼話:“令公還說了什麼?”
楊志毫不猶豫地說:“財富有緣者得之,所以我不敢奢望。”
“那你為什麼投奔遼國?”苦道人的思路很敏銳:“是不是想試一下,如果這樣,我
們可以合作,你回到燕雲殿,就負責打通上京到幽州的通道,能不能採到黃金,那是我們的事情。怎麼,不願意,這麼多年沒見,師父就找你一件事,還要搪塞?”
“哪能啊,師父,我答應你。”楊志看上去一點不勉強,不過心裡話,等完顏阿骨打滅了遼國,你們恐怕還沒找到金子,我有什麼搪塞的。苦道人從懷中掏出一個面具遞給楊志說:“這是飛天熊寇辛崖的面具,當年我就是靠著這個面具混跡遼東,一直沒有暴露自己,你戴上它,找個客棧住下,等城門開啟後,自己離開遼陽。”
楊志詫異地問:“師父,這麼多年沒見,你都不打算團聚幾日?”
“我在遼陽算是名人,無論和楊志還是寇辛崖見面都不合適,對了,你身上有銀票沒有?我在遼陽最缺的就是錢。”苦道人沒有矯情,自己家徒弟,該問的還是要問,能拿的還是要拿;楊志能夠理解,苦道人的表面工作就是仵作,王老志等人恐怕也不方便公開露面,錢的開銷又不會小,立即從懷中掏出兩千兩銀票遞給了苦道人。
苦道人收了銀票,扔給楊志一本冊子,不情願地說:“你是我收的第一個徒弟,這是你那些師弟師妹的名單,如果你能活下去,就照顧照顧他們。另外你師傅有一個夢想,想開山立派,這件事就交給你了,記得在立宗大典上給我立一個牌位。”
楊志沒好氣地說:“我要是在幽州定居,三五年內便可以辦好這件事,你不會連這麼短的時間都堅持不下來吧。對了,師父,你見多識廣,天師令是怎麼一回事?”
“你見到天師令了?”苦道人突然緊張起來,自己的這個徒弟可真是麻煩,什麼事都有他;楊志點點頭說:“天雄寺把天師令送到了燕雲殿,我有幸在沙淨手裡見過一次,那個銅牌做得不錯。”
苦道人無奈地搖搖頭說:“天師令是當年龍虎山張天師,為了請江湖中的同門相助,送出來的酬謝令,一共三十六塊;憑著天師令,可以向龍虎山要求一件道門中的事情。可是天師令一入江湖,就有人暗中搶奪,很多天師令就下落不明,後來事情辦完,龍虎山收回了二十九枚天師令,還有七枚流落江湖。”
楊志眼中光芒大盛說:“師父,這龍虎山有問題,既然是請江湖上的同門相助,肯定每一枚天師令都知道送給了誰,就算是當事人死了,也可以是弟子或者家人來繼承;龍虎山從一開始就宣佈認令不認人,是故意留下這個漏洞,在江湖上引起仇殺。”
苦道人一呆說:“王老志也有所懷疑,只是這是上一代人的事情,其中的是非曲折,不是我們這些人能夠揣測的。楊志,這番話以後不要對人說,當時的龍虎山只是道門三十六福地之一,現在的龍虎山可是天下道門的領袖,就是林靈素創下的神霄派也不能相提並論;哪怕你在遼國,得罪了龍虎山,依舊不是一件小事。”
臨江軍閣皂山、金陵茅山、廣信龍虎山並稱天下三大名山,都是由宋徽宗親自赦封的,但是龍虎山擁有對道門的評判權,權力與汴梁的秘書省兩街道錄院相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