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06章 獅吼前輩

楊志又回答了宋徽宗幾個問題,就被恩准離開,去馬行打個招呼,換了一匹好馬,楊志便一路出南門,快馬加鞭直奔亳州。馬軍司副都指揮使劉延慶一直在府中等待楊志,可是過了中午還沒有看到楊志的影子,三子劉光世不忿道:“父親,楊志不過是個捕快罷了,何須如此。”

劉延慶冷笑道:“楊志的官銜可不低,別看聖上表面上不待見他,實際上對此子重視無比,私下裡把此子與曹千里徐知常相提並論。聽說童貫也有提拔他的意思,畢竟在軍中,楊志是最熟悉遼國情況的人。”

家丁慌里慌張跑進來稟告:“趙大官人派人送來一封信。”

劉延慶曉得這是宋徽宗在民間的自稱,問清楚送信的人已經走了,慌忙接過信一看,看完苦澀地遞給劉光世,原來是宋徽宗告訴劉延慶,他已經催楊志去了亳州,今天楊志就不過來了。劉延慶明白,這也是在催自己,要儘快去杭州的前線,方七佛正在與童貫相持不下,童貫的壓力很大。

楊志一路與秋風作伴,兩天就到了亳州,魏公祠就在侯蒙讀書的地方,狼山腳下的侯集,侯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姓侯,而是曹操曹仁長大的地方,曹操做了魏王,對家族和鄉里大大封賞了一番,後來亳州又成了魏國的陪都,曹丕高興之下,沒有實缺的侯不知道封了多少,據說當時侯集周圍的地主全部是各種各樣的侯爺,因此叫這個小小的集市改名叫侯集。

楊志不由得肆意幻想:“侯蒙不會是曹家的人吧,要是真關係到刀冢就好了。”

迎面走過來一個趕集的人,楊志問魏公祠在哪兒?那人一指著前面的拐彎處說,說向左拐走不到兩百步就能看見。楊志依言走過去,果然看到魏公祠,一處落魄的建築。這座建築並不高大,估計要不是曹操故里,就憑魏公兩個字,祠堂也被砸了;可是讓楊志發愣的門前的石碑,上面介紹,魏公祠三個字竟然是鍾繇寫的,鍾繇的經歷,以鍾繇的高位來題這個字實在有些說不通。

魏公祠裡已經沒有人,圍牆坍塌多處,屋頂結了蜘蛛網,曹操的雕像缺了一個胳膊,石馬倒在草地上,甚至連香爐都是破的。楊志在祠堂裡走了一圈,滿地的落葉無人打掃,除了聽見兩聲寒鴉的嚎叫,沒有一絲的動靜,楊志走出祠堂,走到前面的小店買了三炷香和一個香爐,回到祠堂裡換了香爐,把祠堂內的落葉掃乾淨,恭恭敬敬地上完了三炷香,然後跪在地上給曹操像磕了九個頭。

楊志特地觀察了,磕頭的地方和其他地方一樣,沒有什麼特別;楊志現在的眼力超強,發現唯一千年來沒有被人移動過的恐怕就是那尊曹操像,整個底座有二十幾個平方。楊志裝作拾東西的時候,試了一下底座的材質,最下面是磚砌的,上面是木頭的。

現在是大白天,要是檢查很容易被外面路過的鄉民看見,楊志只能離開,買了一些熟食,騎馬在侯集外的一個僻靜處吃飽睡了一覺。等到半夜,楊志牽著馬直接步行到了魏公祠,明月半掩,浮雲在遠空飄蕩,只有北斗清晰如常;楊志用內視的心法檢視了四周,祠堂裡還是沒有人,楊志嘆了口氣,跪下來給曹操像又磕了三個頭,然後用匕首輕輕的探視底座的木塊,一週下來木板受力均勻,應該是沒有機關。

楊志反而鬆了口氣,收好匕首,返身走出祠堂,楊志意外地看見自己的馬旁站著一個人,來人是個教書先生,身材矮小,但是精神飽滿,氣度不凡,一隻手放在馬頸上,溫和地問楊志:“你就是白天那個上香的人?”

楊志點點頭說:“在下楊志,白天覺得有些古怪,晚上想看看真相,沒想到遇到先生,真是有緣。”

“我叫陳季常。”陳季常自我介紹說:“佛印那個傢伙說安排了人,可是一等就是十幾年,沒想到等來的是如日中天的你小子,恐怕你還是不知道為什麼來。這裡沒有寶藏,有的是蘇東坡他們的一批字畫。”

一個名動天下的名字,眼前這個陳季常是工部尚書陳希亮的兒子,年少時嗜酒好劍,揮金如土,自詡豪士;陳季常成家後居於黃州之龍丘濯錦池,飽參禪學,自稱龍丘先生,終身不仕。陳季常最出名的是娶了女俠柳月娥,有一次陳季常宴請蘇東坡等人並以歌女陪酒時,柳月娥不停地用木棍敲打牆壁,蘇東坡等人尷尬不已,只好散去。

蘇東坡回去後作詩,“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蘇學士一言定調,柳月娥因此得了兇妒之名,可是無影杖陳季常紅娘子柳月娥武功獨步武林,敢當面取笑的還真幾個。

看來這件事真的和蘇東坡有關,楊志苦笑道:“我倒情願是一批寶藏,引來無數人廝殺,那不過是一些小事。朝廷雖然禁止蘇東坡等人字畫流傳,但是恐怕沒有一天生效的,王孫貴族梁師成等人都冠冕堂皇地收購,更不用說民間。這批特別委託給陳前輩的字畫,恐怕說的是一個秘密,陳前輩,讓尊夫人出來吧。”

陳季常同樣苦笑,一個絕色女子眨眼間就出現在陳季常身邊,這兩個人都是楊志的前輩,可是柳月娥看上去最多隻有二十幾歲,這是駐顏有術,這位柳月娥的武功最起碼在通玄境,但更可怕的是陳季常,看上去就是一個平常人,楊志走近都沒有感受到武者的氣機,陳季常要是會武功的話,絕對屬於四明鏡。

柳月娥笑著說:“果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陳季常蘇東坡佛印年輕的時候都不如你,要是那一代人中,和你可以一比的就是章惇種樸。既然是明白人,我們就直說了,那是蘇東坡留下的百獸圖和佛印留下的鯉魚圖,如果你能全部看完,我們就給你一點好處。”

:。:

手機站: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