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利弊

隨著金兀朮和韓世忠的各自撤軍,宋金之戰就此結束,雙方算是打個平手,大宋這邊由於金城被毀,損失大一點;但是太原還是被嚇了一跳,當時要是張三遲了一步到大羅鎮,或者韓世忠沒有能殺到大同城下,金兀朮很可能殺進河東,兵逼太原。哪怕太原的官員平時對楊志一系多有抱怨,但是面臨危機的時候才發現,還是岳飛、朱武等人在雲中的時候好,最起碼不需要為戰局有什麼擔心。

很多人在事後都建議撤換徐徽言,理由也很充分,這一次有金城防線消耗了金軍的力量,可是金城已毀,下一次怎麼辦?趙楷明確拒絕了這個建議,楊志收復靈州和夏州以後,在陝西獲得了不可取代的地位,這時候難道還讓楊志手下的大將重回雲中,那豈不是顯得楊志一系是不可缺少的,讓自己以前的那些安排全部付之東流。

趙楷的堅持讓負責軍事的種師閔和呂頤浩無奈,有些事是不能拿到檯面上來說的,兩人只能建議重建金城,另擇良將去堅守;重建城池好辦,就算找不到合適的地址,大不了按照原來的圖紙修復重建,可是良將難覓。趙楷清楚這一點,私下問過種師閔,種師閔提議的人選是吳玠、酈瓊,這兩個人有才,只不過需要一個出頭的機會。

但是張孝純和徐徽言反對,這兩人與楊志的關係應該說還是不錯的,酈瓊離開陝西楊志沒有舉動,吳玠更不用說了,就算楊志曉得吳玠搞小動作,楊志還是把吳玠保了下來,改任夏州知州。這樣的人要是到了雲中,還是代表楊志的手伸回了雲中,可是兩人也沒有什麼合適的人選,最後趙楷決定,向楊志要人。

曹千里接到趙楷的信件想要罵人,金城失守以後,楊志的臉陰沉了好幾天,雖然在公事方面沒有什麼異常,但是加快了離開宥州的速度。曹千里清楚,徐徽言在這件事上做得不地道,用了預先推卸責任的手法,在這樣的情況下,指望楊志再給一個什麼得力的人選是壓根不可能的。

送信的是譚靈矯,他是譚稹的養子,國子監出身;譚稹死後,譚靈矯擔任禮部員外郎,依舊留在趙楷身邊做事,算是趙楷的一個心腹;譚靈矯二十三四歲,長得一表人才,看出曹千里的躊躇,低聲說:“王爺還有一個想法,就是能不能讓楊帥想辦法籌錢重建金城。”

譚靈矯說完苦笑一下,他也是跟隨曹千里和譚稹擁立趙楷到太原的老人,看著金城一步步的演變,自從徐徽言去後,楊志、蔡溫柔、神霄派、安陽盟、黃河幫先後把自己的生意全部撤出了金城,那些不可能撤走的工坊楊志都送給了鄆王趙楷,被趙楷分給了郭家他們,現在要楊志再想辦法,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曹千里搖了搖頭說:“靈州、夏州、宥州增加了十幾萬百姓,楊志想要解決他們的生計都困難重重,現在哪有能力去做那些事情。既然是王爺吩咐,我們一步步來,先解決這個人選問題,鄆王打算如何重建金城?”

譚靈矯答道:“鄆王準備重設應州,坐鎮應州的人任命為都虞侯、應州知州,鄆王說了,武將最好。”

曹千里點頭說:“我們一起去見楊志。”

兩人到了置撫司的辦事房,迎面遇見單廷珪,曹千里問道:“楊志在嗎?”

“楊帥在裡面,正在和曲將軍談事。”單廷珪目前負責宥州路的蕃兵和屯田營,楊志已經將屯田營的駐紮地從宥州改到了韋州,楊志走後,單廷珪將去韋州那邊;曹千里帶著譚靈矯直接到了楊志的會客室外面,一枝花蔡慶滿臉堆笑地跑過來:“曹大人,譚大人,你們來了?”

曹千里擺擺手說:“我找楊帥有事,曲端在正好,你趕緊通稟一聲,譚大人帶來了鄆王的書信,有要事和他們商議。”

曹千里和楊志的關係相當好,要是曹千里一個人來,壓根不需要蔡慶通報,完全可以自己直接進去;但是譚靈矯在這裡,曹千里就要顯示自己與楊志還是有一點距離的,有的事情就要按照官場上的禮數來。好在蔡慶進去沒多久,楊志和曲端雙雙迎了出來,寒暄幾句,一起到會客室坐下。

聽完譚靈矯的介紹,楊志皺眉說道:“此仗平民傷亡慘重,聽說被屠殺的百姓就多達幾萬人,很多人都逃到了太行山和火山州那邊,如此情況下的重建很難恢復過去的繁榮,就算是重建城池,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金兀朮善戰,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這對堅守金城的將領非常不利,徐徽言在河東找不到人?”

譚靈矯隱約猜到了楊志的意圖,心裡暗自著急,但他不敢表現在臉上,依舊是一副恭敬聆聽的樣子,等待楊志繼續說下去;稍停了片刻,楊志果然說道:“凡事有利就有弊,關鍵在於大局觀,徐徽言退到朔州從一開始就錯了,說實話,我很懷疑他的用心;如果那樣的話,再能打的軍隊都沒有用,遲早被徐徽言葬送在戰場上。”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