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說服董先

鄭律也是契丹人,據說在幽州有一家門面,這次跟隨大軍前來,就是想找點便宜貨運回幽州,已經找董先多次,每次都恭恭謹謹地帶來禮物;瘊子甲可是珍貴的東西,哪怕是西夏軍校尉穿的最差那種,也比籤軍和宋軍中的盔甲要好。董先沒有任何猶豫,在自己的座位坐下說:“有請。”

耶律珍已經苦候多時,但依然是滿面笑容,等董先滿意地收下瘊子甲,讓親信去安排酒菜,整個帳篷裡只剩下兩個人的時候,耶律珍湊近正在疊甲的董先,低聲說道:“聽說將軍打算南歸,小人耶律珍願意幫忙。”

商人的名字是假的,董先身體一震,隨即以帶點嘲弄的神色瞧著耶律珍說道:“你在詐我?”

耶律珍深切感覺著董先隱含的敵意,輕舒一口氣道:“我帶來了楊帥的一封信。楊帥說將軍智勇雙全,當初也是走投無路,希望將軍抓住這個機會迴歸;你的妻兒在張玘那邊沒有受罪,時刻等著你回去呢。”

董先原本是河南府的軍中統制,與成州刺史張玘率軍打過黃河,九戰九捷,結果被金將李愕斷絕了糧道,大軍給養難以為繼,董先為儲存實力,將兵權暫交張玘執掌,自己前往劉豫軍中投降,條件是劉豫放過其部屬。劉豫接受了董先的投降,讓張玘一部退回了洛陽,只是後來宋金議和,董先的家小被張玘搶先一步帶走,依舊留在南方。

這是董先的秘密,董先探手抓著耶律珍的肩頭,低聲道:“你怎麼會知道?”

耶律珍感受到董先長而有力的手指,心中暗懍;難怪楊志如此看重此人,這個董先確實是一員猛將;耶律珍淡定地說:“楊帥揮師而來,金軍豈是敵手?你如果有心迴歸,正是立功的大好時機。楊帥打算把虢州交給你。”

耶律珍與寇一見了一面,聽過楊志對董先的分析,董先現在受劉豫的重視,家小的安排都有可能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想法;想要讓董先真心迴歸,控制住張玘的那支部隊,適當的開價也是應該的,楊志讓耶律珍帶來一封信,允諾董先為虢州知州,張玘為孟州知州。董先的親信帶著幾名士卒送酒菜進來,董先鬆手,與耶律珍落座,讓所有人退下。

耶律珍很乾脆地把楊志的信交給了董先,耶律珍明白,自己說什麼都是假的,楊志信中的條件才是真的;耶律珍本身就是軍中斥候出身,後來又專門負責細作,最擅長的就是觀察對方的神情,從董先舒緩的眉頭,耶律珍就能看出,這一次有戲。

董先看完信,認真地把信收好,笑道:“沒想到楊帥如此看重下官,你也真是有本事,就這樣大模大樣出入軍營,想必這次不止我一個人吧。”

耶律珍苦笑道:“我不得不冒點險,好在我是契丹人,在幽州長大,有的是方方面面的關係,這次楊帥安排的人不少,我只是其中一個,專門負責與將軍聯絡。翟興退守伊陽以後,張玘退守長水縣,楊帥希望張玘一軍能夠聽從指揮。”

耶律珍的苦笑是裝出來,楊志與董先素無來往,並不相信董先的言行,開出價格的同時,也需要董先的投名狀;只要董先寫信給張玘,這件事就等於有了證據,不怕董先出爾反爾。董先頷首道:“楊帥的顧慮極是,攻打洛陽之前,要是解決不了虢州、商州那邊局勢,遲早會被連累。劉豫已經派了祁宗儒去商虢路,目標就是經略使王倚和兵馬都監張玘,我這就寫信給張玘。”

耶律珍沒想到還有這種收穫,商虢路是淮西到關中的一條要道,一直控制在翟興手中,再加上王倚的資格夠老,原本是熙河路經略使,算得上西軍中的宿將,楊志也不好輕易下手;但要是有了通敵的罪證,楊志此刻又是都統制,將這條要道掌握在定北軍手中,肯定易如反掌。

耶律珍拿了董先的兩封書信,裝模作樣吃完飯才走,他的商隊就在軍營外十里的一個小村莊,商隊裡的六名夥計和車把式都是耶律珍的下屬,均是受過嚴格訓練的精兵;耶律珍回來的時候正看見四個人在裝貨,這是一隊金軍搶來的布匹和棉被,到耶律珍這邊換了馬奶酒。耶律珍就看見寇一穿著金軍的盔甲在不遠處,裝作解手鑽進樹林,把兩封信和自己的情報藏在約定好的樹洞裡才出來,悠悠地走回自己的房子裡。

寇一無聲無息地取走信,一口氣趕了百里地,回到楊志的軍營,楊志看了書信和情報,立即率領三千騎兵前往商州;張玘是跟隨岳飛征戰的名將,楊志相信換了一個時空,張玘也不會投降金軍,但是王倚,楊志感覺不好說。這幾年王倚是不顯山不顯水,但是王倚在商虢路因為一直不是前線,最終的態度不好說。

楊志用了兩天的時間到達商州,原本是想用自己的身份壓住王倚,沒想到張玘的膽量比自己想象的大,已經和偏將董震把頂頭上司王倚抓了起來;楊志的到達,讓張玘等人大喜,楊志命張玘暫代經略使一職,整頓軍隊與自己一起攻打洛陽,下令將王倚和祁宗儒等人一同斬首祭旗。

張玘對歸於楊志沒有任何問題,沒有一個將領不喜歡跟著打勝仗的統帥,更何況還有董先的信;張玘點齊董震、陳俊、謝皋、梁進四部兩萬人,按照楊志的要求進駐船板山,走洛寧、長水一線緊逼洛陽。

潁昌府方面,康王趙構與胡唐老僵持不下,趙構堅持以翟興為大將指揮兩萬人協同楊志作戰,被胡唐老毫不留情地拒絕了:“康王,翟興父子都是猛將不錯,但是他們對伊陽看得太重,就衝這次從洛陽突圍,最起碼應該把糧草燒掉;什麼怕金軍四處搶劫那都是胡說八道的話,要是那樣,他們就應該守土有責,戰死到底。我現在懷疑,他們與金軍有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