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七章 飛行實驗

一輛盾車用八十匹馬來拉,這力量說起來也不小了,也體現出了工業時代相比農業時代的巨大優勢。

只是想到“斷腿狂魔”劍魚都有750馬力,“空中拖拉機”運五有1000馬力,“地獄貓”F6F更有2000馬力。

現代家庭都有一百多匹馬力的代步小汽車,對比起來顯得這時候的坦克有些寒酸而已。

其實現在內燃機剛剛興起,很多技術都還不成熟,功率上不去也正常。

歷史上的一戰後期出現的馬可1型坦克,發動機功率也只有100馬力出頭而已。

美國陸軍裝備的第一架飛機,功率更是隻有30馬力。

朱靖垣稍微考慮過之後說:

“用來測試的飛機,無論是尺寸還是發動機,都選中間檔次的吧。”

李銳按照朱靖垣的要求,選了一架翼展長度12米,總重量420公斤,發動機功率32馬力的測試機。

安排工匠把這架飛機拉出來的時候,耿直的李銳忍不住提醒朱靖垣:

“殿下,這架飛機的重量本來就偏高,而且咱們還要改裝機翼並且安裝方向舵,我建議可以更換更輕更小的發動機。”

然而朱靖垣卻並不在意:

“沒事,我覺得問題不大,就先用它先試試吧,實在不行咱們再換……”

朱靖垣勉強還記得萊特兄弟第一架飛機的大致引數。

重360公斤,發動機功率12馬力,翼展也是12米出頭。

朱靖垣眼前這架測試機雖然更重,但是發動機功率翻了將近三倍,推重比至少高了兩倍。

美國陸軍正式裝備的第一架軍用飛機也就這麼水平。

而且,萊特兄弟兩個是修腳踏車的業餘發明家,自己的幫手是世界帝國最最頂尖的設計師和工匠。

自己還直接提供了真正成熟的翼型,升力肯定比萊特兄弟的高很多。

所以只要不出意外,它多半是能夠飛起來的。

聽著朱靖垣這麼篤定,李銳只能無奈的搖頭,帶著工匠們開始動手改裝。

原始測試飛機的結構非常簡單,改造起來也是同樣的簡單,試驗場的材料工具也都是現成的。

原有的機翼雖然是弧形的,但是弧形結構下方也有支撐結構的,現在糊上蒙皮就行了。

把四根鋼管縱向綁在翅膀中間框架上,使用鎖釦和鋼絲牽拉固定,當作是簡易的飛機機身了。

用鋼管、立柱、蒙皮、彈簧,單獨製作兩組活動翼板,分別用作左右和上下襬動的舵面,用鋼絲牽拉來控制擺動。

把兩組活動翼板舵面分別固定在鋼管機身的前端和尾部。

把鋼絲牽拉到兩層翅膀的中間,固定在飛行員坐的位置兩側,用槓桿、滑輪、把手、自動扣,製作兩個簡易舵面調節器。

所有的改裝總共用了不到兩個小時,全部完成的時候時間,差不多是11時50分。

還有十分鐘下班吃飯了。

為您推薦